种出一个太上皇_作者:纹艺(17)

2019-01-05 纹艺

  苏然接了身契,思索半晌,默默把身契折叠好交给晴枝,算是默认留下桑妮子了,晴枝急得跺脚,苏然示意她稍安勿躁:「来我这里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听话,你可能做到?」

  桑妮子一阵狂喜,连连磕头:「谢姑娘怜悯,从前我不懂事,往后我一定尽心服侍您,听您的话,听晴枝姐姐的话!」

  苏然收下桑妮子,虽然心中也有些不安,但是因为自己初来乍到,王妃身体不好,不想因为这个事情再去烦她,更不想给人留下个刁钻不容人的印象,另外,自己和常家的矛盾恩怨,不能在王府里被扩大化了,因此她采取了息事宁人的做法。

  灵芝一脸欣慰地双手合十,语带笑意道:「这就好喽,姑娘给改个名吧,以后她就是姑娘的人了。」

  灵芝的意思是嫌桑妮子这个名字太村气,配不上王府丫头的身份,苏然稍加沉吟,心念一动:「怕你往后改了名字不习惯,还是叫‘桑霓’吧,‘霓虹万丈’的‘霓’。」

  对于桑霓突如其来的投诚,苏然还是比较防备的,因此,她对待桑霓的态度就是:干养着。

  贴身衣物、钱财、吃食等重要事务一律不经她手,只让她做些杂碎的活计。不过从这几天的观察来看,她似乎乖巧了不少,一改以往仇视敌对的刺毛性子,对于晴枝的各种刁难和责备都能忍气吞声,无论是缝补刺绣、跑腿传话还是打扫屋子都没有半句怨言,这倒让苏然对她刮目相看了不少。

  随着露月的接近,天气愈发凉爽了起来,诚王府内却越来越喧嚣了,除了交租的庄头们陆续赶来,更有一件大事要操办。

  十月初二,诚王世子满周岁生辰。

  诚王府大摆上百桌流水席,各地乡绅、勋贵宾客络绎不绝,鞭炮声声不绝于耳,甚至还有千里迢迢从南方请来的名角儿戏班子搭台唱戏。

  虽然有些心痒难耐,但作为钦犯的女儿,这种场合苏然并不宜露面,初二这天她只好蜷缩在自己的小院里,和往常一样,看书练字,过着平淡无聊的生活。绿湾小筑的丫头们平时做活儿都捞不到什么油水,所以这次也很向往前头的热闹,苏然干脆放了她们一天假,让她们都兴高采烈地去领赏了,只留了晴枝一人看屋子。

  呆在比平时空旷的屋子里,觑着个空儿,苏然去了一趟春草园,园内的辣椒和番甜瓜都挂了果儿,原来这所谓的番甜瓜就是后世的哈密瓜,苏然捧着一只瓜狠狠嗅了一口香气,一想起那甘甜的滋味,顿觉满口生津。

  摘下一茬掐尖儿的辣椒和哈密瓜,用提篓子分类装好,这次成熟的瓜足有七八个,辣椒也装了半篓,当初每种种子只种下了五茬,产量却十分惊人,个头也比前世见到的大上三四分,据苏然所知,哈密瓜对于生长的土质、气候、阳光照射条件等有很高要求,这批瓜菜在没怎么打理的情况下还能长得这么好,看来,春草园就像一个大熔炉,有一种神秘力量能优化植物的品种。

  不过眼下她也顾不得想太多了,馋虫已经在她的胃里钻来钻去了,她急匆匆地将一只瓜切两半,掏空了瓜瓤,拿了一只小勺,挖了一块果肉品尝,鲜甜的味道让她情不自禁地发出了满足的喟叹,这些天王府的伙食实在是叫人失望,都是些中看不中吃的花样子,突然间吃到这么美味新鲜的水果,没有出息的她觉得人生没有比这一刻更幸福的了。

  今日天光晴好,一碧如洗,苏然哼着小曲儿捧着瓜,来到了阁楼上,临栏远眺,正好能看见王府的另一端高朋满座,熙熙攘攘,正是东南方的露天宴会场所。

  苏然的眼力不错,一眼望去,人头攒动都能看的见,露天大院里摆着十多个朱漆大圆桌,宾客们围桌欢坐,觥筹交错,丫鬟们捧着猩红的捧盒来回穿梭,各色珍馐美馔如流水般端出。

  前面的喜莺台已经搭好了布景,就等开嗓了,苏然对原汁原味的传统戏曲也很感兴趣。前世躺在床上的时候,终日靠看书打发无聊,使得她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今能够真实地体验一把古韵曲艺的精妙,着实让她期待不已。

  听着余音缭绕的婉转曲调,吃着香甜的水果,苏然享受地眯起了眼睛。待到宴会渐渐进入尾声,菜肴被顺序撤下之后,正中的桌子上又被摆满了不知名的物品,一个带着虎头帽,身穿大红小衫的奶娃娃从屋内被抱出,众人都离了席,一齐涌向正中间的圆桌,将桌子围挤的水泄不通,外围的人都伸长了脖子张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