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不知道……你是否有成家之意?”
“成家?”冯亦彻顿了一下,旋即哈哈大笑起来,“夫人是要给我说亲吗?”
沐萦之没有否认,冷眼瞧着乐不可支的冯亦彻。
冯亦彻见沐萦之不悦,强忍住了笑意。
“我知道你是个浪子,可那妹妹与我相熟多年,既开口求我,我总得帮她说项。”
冯亦彻眼角含笑,“听夫人的意思,是有人相中我了?”
“算是吧。”沐萦之很是无奈,嗔了冯亦彻一眼,没好气的说,“还不是被你那些银词艳曲害的。”
几天前,沈明月登门探病,说了会儿话,便问起沐萦之办书院的事,继而讲起苏颐在京中不堪的名声,担心沐萦之声名受累。沈明月是她好友,沐萦之自是耐着性子为苏颐和冯亦彻解释一番。谁知沈明月竟红了脸,在沐萦之追问之下方才说了实话。
原来沈明月酷爱冯亦彻的诗词,听说沐萦之与冯亦彻办了书院,少女春心萌动,想来沐萦之这里探听一些冯亦彻的消息。
冯亦彻自然是坦坦荡荡的君子,但以沐萦之对两人的了解,他们的见识、经历、格局相差太远,若是成婚恐怕也不得长久。
“夫人何出此言,我几时写了银词艳曲?”冯亦彻一脸无辜,“再者,我虽浪迹天涯,却并不想做孤家寡人,夫人若是真心想为我说亲,自是求之不得。”
“当真?”沐萦之听着觉得不可信。
“当然是真的,非但是我,便是苏颐也是一样,只不过众里寻她千百度,依然不见伊人身影罢了。”
“那你所求是何等佳人?”沈明月还是未出嫁的姑娘,沐萦之自不能轻易透露出她的姓名。
她想听听冯亦彻的想法,若是不合适,沈明月便就此揭过了。
冯亦彻若有若无的掀了掀唇角,念了一句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什么意思?”沐萦之不解。
冯亦彻却不解释,站起身,朝沐萦之拱手一揖,笑着走出了明心堂。
第106章
四月初八是佛祖的生日。
沐萦之一大早乘着马车往白马寺去。
那日冯亦彻临走前念的那两句诗,沐萦之苦想许久无果,着实觉得此人可恶。明明是问他想求什么样的佳人,就算不肯明言,非要念诗,也该念念“云想衣裳花想容”亦或是“名花倾国两相欢”,偏生念什么“西出阳关无故人”。
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
沐萦之始终无法想通其中的关卡,她不知该怎么回复沈明月,只好暂且把事情放下。
白泽率军抵达了北疆之后,果然如沐相所料,迅速稳定了局势,收复了三座城池。
朝廷也从北桀最初的突袭中缓过劲儿来,粮草、援兵逐渐增多,战势渐渐偏向天顺朝这一边。沐萦之每日听着战报,从前紧绷的心渐渐松弛下来,对白泽安危的也转为对她的思念。
因着随着春闱的日子临近,冯亦彻闭门读书没再登门,只遣了人不时把方文的文章送过来,还抄录了一些冯亦彻、苏颐和方文三人辩论给她。她一面养身子,一面跟白珍讨论这些文章。
白泽出征,白玲出嫁,白永旺和田穗儿整日忙着包子铺的生意,沐萦之也不能时时让白珍陪着。
呆在家实在无趣,一直捱到四月初八的佛诞,才寻了机会出门,来白马寺为白泽点一盏长明灯。
府中下人昨日就到寺里打点,沐萦之的马车一到山门,立即有人上前迎接。
“白夫人。”
沐萦之搭着冬雪的手走下来,便见慧远站在马车前,双手合十迎接她。
“慧远师父。”沐萦之站定之后,也朝他行合十礼。
瞧着慧远的僧袍,已经不是知客僧了,沐萦之便道,“慧远师父亲迎,实在是太客气了。”
“夫人请。”慧远躬身,引着沐萦之上山,一路攀谈起来。
的确如沐萦之所料,慧远如今在寺中已经是一个小小的管事,昨日听说沐萦之要来,特意在山门外迎接。
长明灯是早就预备好的,沐萦之燃过清香、拜过佛祖,便在佛像前亲自点燃了长明灯,并在灯下压好写着白泽名字的红纸条。
如此一番过后,便是午膳的时间了。
“夫人,素斋已经备好了,不知是去斋堂还是送到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