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动了我的听诊器_作者:凝陇(78)

2019-01-03 凝陇

  掌声雷动。

  他做总结陈词:“最近在家读了点业务外的闲书,有句话出自《尚书》:‘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厥执中’。这句话让我很有感触,依我的拙见, ‘道心’也可以改成‘医心’,‘惟精惟一’更是非常切合我们济仁的传统,希望济仁的新老力量在坚持创新的同时,都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比赛正式开始。

  主持人宣读参赛者履历,复赛前重新抽过签,名次早已经打乱了,第一个上场的是邹茂。

  他准备很充分,所讲的内容是“蛋白质组学在亚临床肝癌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有位评估专家听完后,现场发问:“从你个人角度说说这个课题的背景来源、设计思路、和前景展望。”

  邹茂洋洋洒洒进行了一番陈述,最后总结:“传统医学和新医学正处于革命性的交替阶段,肝胆学科在宏观地着眼疾病的临床诊治手段时,也应该细化到基因组的层面来进行个体化干预和治疗。”

  评委们打分。

  林景洋第四个上场。

  他讲的是“缺血预处理对围术期缺血再灌注心肌基因表达影响。”

  他的研究背景在于,济仁四个附属医院每年都有大量患者接受心脏手术,心脏经过一段时间停搏再重新复跳,全身器官无可避免会出现“再灌注”的损伤,针对这一情况,麻醉医生围术期的前瞻性及精准管理极为重要。

  课题不算前沿热点,但林景洋手里也整理了大量的样本,在专家发问时,他表示:“我的这项研究着眼于从细胞层面进行器官保护,最终目的是对患者实施个体化医疗,不只提高患者围术期的生存率,更希望改善患者远期的生活质量。”

  舒秦本来还算淡定,可是一场接着一场看下来,比赛越来越激烈,彼此分数咬得很紧,尤其是看林景洋分数超前,心不由得悄悄提了起来。

  主持人:“下面是一院麻醉科禹明。”说完便开始宣读禹明的履历。

  舒秦愈发紧张,忙拧开矿泉水喝水。

  吴墨看着大屏幕上长长的个人介绍,星星眼:“禹总的硬件设施太强悍了。”

  戚曼旁边坐着一位内分泌的同学,笑着说:“虽说我在内分泌科,也都知道你们禹总很厉害。”

  盛一南紧张地说:“哎,就是禹总这次讲的内容不算新,还是癌痛,禹总手里又不是没有别的项目,什么【术中脉压与围术期细胞损伤】,【围术期高浓度氧气与术后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麻醉超声】,不都是他搞过的吗,为什么执着于癌痛研究呢。”

  吴墨:“对呀,太传统了,不知道会不会扣分呢。”

  盛一南推推舒秦说:“你看到没,有位评估专家给林师兄打了很高的分,现场提问的时候也很温和,后来又一直跟章副主任聊天。”

  舒秦早就注意到了:“那位专家是我们医院的?”

  “好像是三院的。”

  “别说话了,禹明上来了。”

  现场安静下来了,舒秦往台上一望,透过舞台的灯光,科技与超然,理想与务实,都定影在那里。

  禹明走到讲台后,低头整理了一下课件,抬起头来,面色从容。

  舒秦一眼不眨,他高高地站在那,灿若晨星。

  第38章

  几句开场白过后, 他直接切入正题:“各位前辈, 各位老师, 我今天要汇报的课题是【国内外癌痛研究新进展】。”

  周围有人难掩失望, 轻轻嘘了一声。

  这个项目跟前面的各种前沿热点比起来,的确偏于传统, 倘若只看题目, 甚至有种空泛的感觉。

  在上次的年会上,舒秦已经听过禹明关于这方面的汇报, 原以为是相同的内容,岂料一听才知道, 他不但陈述了与美国乔治医学中心的合作进展,还汇总了大量关于癌痛诊疗的最新研究。

  从基础角度, 他展示了去年自己在美国Steve.lab做的关于大鼠重组慢病毒载体鞘内注射治疗癌性疼痛疗效的观察——此乃针对“吗啡耐受”现象的基因层面的研究。

  从临床角度, 他汇总了利用pvp、皮下港植入技术、药物联合应用解除椎段顽固剧烈疼痛的临床实例——这是国内外关于“转移性脊髓占位”癌痛治疗的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