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四口回了老家。
“你说他这瞎折腾啥啊?张嫂刚来几个月啊,他们就又回老家了?”王雅君抱着孩子,跟林彤吐槽,“那天晚上大妮挨了揍以后,这些日子两口子对大妮倒比之前好多了,估计良心发现了,觉得女儿也不比儿子差。”
林彤正在赶稿,她接了编辑部的一个儿童故事专栏,要写出几期的故事才行。
林彤早就构思好了,下笔飞快,一边写一边听她说话,一心可以二用。
王雅君说了一会,见她头也不抬的写着,觉得没意思了,站起来说:“我去看看文华嫂子干什么呢?”
林彤嗯了一声才觉出不对,抬头问:“要走?那我不送了啊!”
王雅君说:“我刚跟你说了半天的话你听到了没有啊?”
“听到了听到了,不就是说张嫂对大妮好多了嘛!”
王雅君说:“是啊,不过吧,这种好和咱们对孩子还不一样,我总觉得,张嫂好像不搭理大妮一样。不像原来,干啥都支使大妮,”她学着张嫂的声音,“大妮,去把火架上!大妮,去把水烧上!大妮,去给你弟弟喂饭!大妮,去把你弟弟的裤子洗了!大妮……”
学着学着,她自己都乐了,笑了一会才接着说,“现在吧,你一天到晚都听不到她喊一声大妮,你说奇怪不?”
这不奇怪,改为家庭冷暴力了。
林彤对张嫂很是失望。
他们两口子又借着回家探亲的机会,把大妮留在老家,以后张嫂再想收回大妮的心都是不可能的了。
她逐步把自己的女儿推的越来越远。
连带着让大妮不喜甚至是厌恶她的亲弟弟。
经过这半年的努力,她的稿费,点心作坊的分红,加上徐振华生意赚的钱,她手里又有了一笔不小的收入。
这些钱放着也是放着,之前在首都买房子的事给了她新的灵感。
既然她不愿意吃苦做生意,那就置办房产吧!一样是一项好的投资项目。
现在的房子反正也很便宜。
她托军子帮她看看,要是能行,直接买块地也行。
她没想搞什么房地产,她也没有那么大的野心,就是想着趁手里有钱,能买起的时候多买一点。
她还让魏淑凤帮她在南方看看,买几栋房子坐等升值。
忙着把钱汇走,又忙着写信,菜园里的菜大批量的下来了,家里吃不了,而家属院家家都有菜园,大家又都开始腌咸菜,晒菜干。
林彤也一样。
除了咸菜和菜干,她还做了不少的泡菜。
泡菜这个这些家属都不会做,这属于南方的菜,东北人一般不会做这个。
见林彤做了,文华嫂子和王雅君先是跟着学,反正这季节菜有的是,不像冬天,就是萝卜土豆酸菜大白菜,想吃点绿叶菜,只能自己在屋里种点蒜苗。
后来整个家属院的家属都跟着她学。
就连江大姐,也做了好多的泡菜。
忙了好多天,该腌的腌,该晒的晒,该泡的泡,菜园里的那点菜基本上就都被折腾的差不多了。
还有最后一批晚豆角,林彤准备炖了吃,再不吃,新鲜菜就吃不到了。
这边秋天来的早,下霜也早,一下霜,天气就更冷了,许多菜被霜一打就不能吃了。
文华嫂子把辣椒叶子也都揪了下来,说是要腌咸菜,林彤不爱吃那个,“嫂子我家的辣椒叶子你摘了去吧,我不吃那个。”
武文华道:“那好啊,你不要可便宜了我。”
“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说什么便不便宜的。”
武文华笑道:“你好东西还少给你了?就是你给你介绍的这活吧,就让她们羡慕坏了。”
点心作坊的活她还干着,就是有事请假,扣工资就完了呗,这样她又是一笔收入。
她家里的日子现在好过多了,她心里不知道有多感激林彤呢!
林彤提醒她,“要是忙了,我建议你不如把点心作坊那边的工作辞了。要知道,你总请假,别人会有意见的。可有好几个家属都盯着那份工作呢!”
武文华也知道那样不好,可她舍不得那一个月三十多块钱的工资。
再说,也不知道这收山货生意能做到哪一天,万一这边辞了,那边人家也不用好了,她不就傻眼了嘛!
林彤倒是理解她的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