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金满仓_作者:烟秾(360)

  邱成才的话很有道理,林淑英沉吟一声:“不着急等会吃饭的时候,家里掰扯掰扯。”

  吃晚饭的时候,邱家把去一中念书的这档子事情商量了下,大家都觉得邱成才考虑得周到,邱福林做了个总结:“成才说的是,没必要去一中,花费太大了。而且,大塘中学对成才好,减免了成才的伙食费,要是咱们就这样走了,也实在不厚道,背信弃义哩。”

  邱福林拍了板,这转学的事情就这样一锤定音。

  曾老师在家里等了一个下午,没见邱福林家里的人来找他,捱过晚上又捱了一个上午,还是没见邱家的动静,他有些按捺不住,下午他就等要回县城去了,咋邱福林家还不给他来个信哩?

  他没沉住气,吃过午饭就跑去了油梓组。

  邱福林正拎着锄头准备去广播室喊出工,看到曾老师骑了车子过来,一脸歉意的迎了上去:“咋又费心过来了呐。”

  “我下午要回学校了,特地来问问你们家,到底怎么决定的。”曾老师看到邱福林一副悠悠闲闲的样子,心里有些生气,可又不敢表露出来:“咋也不让人给我捎个信过来!”

  “咦,昨天不是说了,要是娃儿去一中上学就给你去个信么?”邱福林有些不解:“曾老师,你走的时候咱们不是这样说好了?”

  “那……”曾老师似乎被打了一闷棍:“那您家的意思是……”

  “承蒙一中看得起,可我们家决定不让娃儿去县城念书。成才是老大,放学回来还要帮家里做事情哩,去了县城,这家里的活可干不成了。”

  为了不让曾老师觉得心里不舒服,邱福林撒了个善意的谎:“曾老师,真是对不住,成才的事情,都麻烦你跑了两趟了。”

  还能有啥办法?曾老师推着自行车,眼睁睁的看着邱家人鱼贯而出,走向辽阔的田野,开始他们的出工大业,邱家一片安静,只有前坪那几只母鸡在慢悠悠的散步,不时的发出“咕咕”的声音。

  曾老师垂头丧气回到了学校,到左主任那里汇报了一下招生情况:“没辙,那家人都很顽固,不愿意来,那个娃儿自己也蠢得要命,放着一中不来念,宁可呆到大塘中学。”

  左主任也傻了眼,没想到一中还被人嫌弃了。

  “不过是第二名,神气个啥,咱们拿下第一名就好。”左主任气呼呼的哼了一声:“一中请他来都不来,真是蠢得死!”

  “可不!”曾老师也很生气:“他去年期末统考比那个第一名还差十多分呢,也不知道他哪里来这么大的神气,竟然连一中都不放在眼里!”

  两个人正说得愤愤不平,李老师回来了。

  “你把小杨同学直接带宿舍去了?”左主任看了看李老师身后,没见到人,有些奇怪:“还没编班哩!”

  李老师摇了摇头:“他们家不同意她来。”

  “啥?”做老师和曾老师眼睛瞪得溜圆:“不同意她来?为啥?”

  怎么又是一个想不通的?竟然也把一中的橄榄枝给折断扔地上了!

  “这个女生很特殊,也怪不得他们家不放心。”李老师摇了摇头:“她才八岁多一点点,个子也小,在大塘中学,她几个堂兄和她一个班念书,有人照应,家里人害怕她在一中被人欺负,所以不想让她过来。”

  “这……”左主任有些无语:“这倒也是一个理由。”

  怎么说,都比邱成才那娃儿家里给的理由要好,这个听起来似乎还能被人接受。

  “好吧,他们爱到乡下呆着就到那里呆着吧,还把自己看得那样稀罕,好像我们一中就非得要把他们抢过来似的。”左主任愤愤不平:“说不定上次只是他们碰运气,以后谁知道是什么样子,说不定成绩一落千丈。”

  “就是。”

  曾老师和李老师愤愤不平的附和。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县一中派人下来想挖走杨宁馨和邱成才的事情,隔了两天就传到了肖校长的耳朵里。

  “真是岂有此理,背地里耍花招算啥!”肖校长喝了一大口茶,抹了抹胸脯,望着那传话的老师:“你怎么知道这事情的?”

  “那个下来挖人的老师以前在咱们学校工作过,那次忽然跑到学校来,问东问西的,中间就问到杨宁馨和邱成才住在哪里,当时我还没想这么多,后来听着王水英班上几个学生在议论这事情,我才把这两件事串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