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金满仓_作者:烟秾(551)

  “是的是的,二哥是这样说的,说有那个证件可以直接从卧铺那边上车,可以到卧铺车厢找地方坐着,没人赶你走,要是运气好有空的床位你还可以蹭着睡一觉。”二柱乐得合不拢嘴:“二哥和四弟选这个学校可真是选对了,他们说有些人还能拿到火车钥匙,有时候可以自己直接开了门上去。”

  “什么?自己直接开门上火车?”杨宁馨觉得就像在听天方夜谭,简直不敢相信。

  二柱拼命点头:“是的,是的!大哥说他们寒假的时候从省城回来,挤上不去列车,就会跟着学长去不开门的卧铺车那边,用钥匙开了门自己上去。铁道学校就是好,我考大学也要考铁道学院,乘火车无论去哪里都不用花钱。”

  咦,这可真是个好学校,也不知道一个人能办几个家属证?要是给自己办一个就好了,那自己可以乘火车到处跑,免费参观祖国的大好河山。

  此时已经很晚了,火车上的灯光开始渐渐的微弱,广播里传来清晰的音乐声。

  “广州铁路局职工祝各位乘客晚安……”

  播音员的声音轻柔,带着一点点广州人口音,说的是粤语普通话。

  杨宁馨半眯着眼靠在窗边,看了看对面,唐美丽的脑袋似乎搁在了向春生的肩膀上,也不知道他的手有没有搂住她。

  她微笑了起来,失之桑榆收之东隅,古人诚不欺我。

  唐美丽被钟文生抛弃,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说不定向春生会是一个体贴入微的好丈夫呢。

  第二天上午,列车到了X县,杨宁馨他们在火车站雇了两辆三轮车,把进的货运回了那个店铺。

  把一块块的木板打开,露出里边空空的铺面,货一捆捆的扔到了地上,显得有些凌乱。

  “三婶,你们真的不打算装修一下店面吗?”杨宁馨看了看微微发黄的墙壁,心里琢磨着,要是把衣裳挂上去,只怕是会弄装了衣服呢。

  这个铺面原来是民宅,主人家为了能提高点租金,特地把大门改成商铺的那种门,只是墙壁粉刷已经有几年了,看上去有点旧。

  “不用不用,装修店面不还得花钱?”刘玲玲摇了摇头:“我都恨不得一分钱当两分钱花,哪能禁得起这样瞎折腾。”

  向春生看了看这间屋子,摇了摇头:“我觉得还是得重新弄一下,不说别的,墙壁至少重新刮一次大白,看上去新一点。”

  “对对对,我就是这个意思,也不用装很多地方,墙壁弄白一点,不能只有一个灯泡,屋子里多装几个灯泡,照着衣裳显得颜色好看。”

  向春生和唐美丽都在建筑公司上班,平价弄点材料没问题,杨土生是工地上的大工,他停了一天活,请了个同伴过来,把服装店彻底的翻了新,顺带把他们卧室也给整白了许多。

  杨树生喊了木材公司的电工师傅过来帮忙整了下电路,在杨宁馨的设计下,四个墙角都装上了两个十五瓦的灯泡,凑到一起晕染出两轮浅黄色的光芒,照着屋子暖暖的,屋子正中央挂了一盏亮度比较大的灯,还弄了个黑铁灯罩,看着有些复古的意味。

  在这个年代,装修不能要求太高,有这个样子就够了。

  杨宁馨背着手站在街道上看了看,灯光全部亮着,这间小店铺显得温馨又浪漫,和一般的铺面截然不同。

  以后有时间再零零碎碎的把这铺面给收拾起来,杨宁馨满意的笑了,这家服装店,现在在X县,那可是前沿先锋。

  第二百六十一章

  正月十四日是黄道吉日,宜祭祀、洒扫、开市、求财。

  刘玲玲和唐美丽翻了黄历以后,把正月十四定做了开业的好日子。

  上午九点八分,一阵鞭炮声“噼里啪啦”的响,主街那边涌过不少人,大家都有些好奇的打量着这一家新开业的店铺。

  “玲丽服装店?卖衣裳的?”

  “啊呀呀,竟然是卖衣裳的?想买衣裳不是都会去东风商场吗?要不是就请裁缝师傅去做衣裳,谁会来买衣裳?”

  围观的人站在门口窃窃私语,刘玲玲听了这些议论,有些心上心下。

  他们说得没错,一般的人都会去找裁缝做衣裳,怎么会来买衣裳呢?她环视四顾看了看墙壁上挂着的衣裳,有些担心。

  会不会没有人来问价钱?

  “娘,别担心,小六看准了的,肯定没问题。”大柱站在刘玲玲身边给她鼓劲:“小六做生意什么时候亏过本?她的字典上只有赚,没有亏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