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店开大了就不能小打小闹,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光是那些什么饺子包子拌面炒饭的已经不能适应打饭店的格局——大饭店和小小的饮食店不同,要有自己的招牌菜,要能吸引顾客在饭店里一口气订下几十桌的酒席。
廖小梅听着女儿给她提的建议,心里也觉得不错,正好上次回去听着说娘家两个弟弟想从广东那边回来,到家里找点事情做,于是寻思着能不能也让他们跟着来发点财。
廖小梅两个弟弟,一个叫廖小军,一个叫廖小强,两个人都很实在,做事情肯出力,不是偷懒的主儿,上次过年回去的时候,廖小梅她爹娘就在提这事儿,要廖小梅帮忙给看看,城里有什么稳当事情好做。
“我们也不想着让树生去跑关系,你给看看有什么厂里招人的,或者是铺子里要端盘子洗碗的,给弄着去做做。”
廖小梅心里头知道,爹娘可能是埋怨她开了分店没喊上自己两个弟弟弟媳,可她那店子小,开分店的时候弟弟弟媳都还在广东,自己也不知道他们的联系方式,这才就近回胡湾村那边找的人。
要是那阵子弟弟弟媳在家,她还用得着喊外人吗?
“我试试看呗。”
尽管明白爹娘的意思,可廖小梅也不好把店里头帮忙的几个人给弄走,然后喊了弟弟弟媳过来,人家杨二妮秋花嫂子她们做得好好的,自己怎么好意思开口让她们走?
回到县城左看右看,只能找了杨土生帮忙,让廖小军和廖小强到了他的工程队里做点小工,一边做事一边学,刘玲玲和唐美丽拆了伙,服装店少个人手——唐美丽不合伙了,没人进货,刘玲玲只能自己去,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只能请人干活。
本来刘玲玲打算让自己娘家嫂子过来帮忙,只是她娘家事情多,哥哥出门打工了,家里全靠着嫂子一个人,田里地里的事情,还得要供养公婆,刘玲玲好说歹说她就是不肯出门:“你晓得我哩,又不会说话,店子里头来几个人都扯不清。”
没法子,刘玲玲只能怏怏不乐回了X县,和廖小梅一诉苦,廖小梅觉得是个好几回,赶紧推荐了自家嫂子。
“我弟媳妇可是一把好手,伶牙俐齿的,最好给你看店。”
廖小梅寻思着廖小军家里三个男娃娃,要用钱的地方多,弟媳柳翠要是能来城里寻点事情做,贴补家用,这也挺不错,至于家里头,还有廖小强的媳妇左芬芳在,事事能有个照应。
没想到柳翠进了县城帮着刘玲玲站柜台,却把廖小强一家得罪了,听廖小梅老娘说,左芬芳在家里一直唠唠叨叨的在说着廖小梅的不是:“总说你和柳翠关系好,不管他们家的事情!小梅哇,要是还有啥事也给他寻一个,家里这几亩地,我和你爹还能扒拉动哩。”
廖小梅听了生气,自己不过是想带活一下两个弟弟家,看着廖小军负担比廖小强重,而且柳翠做事比左芬芳强,这才举荐了廖小军媳妇,怎么廖小强媳妇又闹腾上了呢?也不想想她男人的事情也是自己帮忙给找的。
正在头疼,后来听着杨宁馨说让她留意看看有没有合适的铺面,她可以扩大经营,廖小梅长了个心眼,经常在X县的街头到处溜达,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早些日子还刚刚寻到了一处地方,新建的大楼,有七层高,外边是临街的一排门面,其中有四间是相通的,里边还有一个像仓库一样的房间,完全可以像杨宁馨说的那样,弄出一个啥大厅来。
廖小梅心里头合计着,要是自己把这地方弄到手了,只要做对了路子,一定生意会好,而且弄个这么大场面的铺子也要请不少人,到时候把弟弟弟媳妇进来,家里人比外人要放心一些,廖小强和左芬芳也不会埋怨自己只会顾着廖小军一家了。
看中了场面以后,一直在想着要和杨宁馨说说这事情,可她没有上海的电话号码,只能等着她打电话过来,一直在扳着手指头算周五快些到,没想到周四的时候杨宁馨竟然提前打电话回家了。
一拿起电话,廖小梅就喜气洋洋的向杨宁馨报喜:“小六,我总算在县城找到一家合适的地方了!”
杨宁馨愣了愣:“妈妈,你找到什么地方啦?”
“你不是一直在让我扩大经营吗?我这几个月一直在转地方呢,总算在早几天寻到了!”廖小梅做了这么些年生意,现在对挣钱有着无比浓厚的兴趣,一说到做生意就高兴得很,侃侃而谈:“这地方在人民路上头,听说是要做啥宾馆哩,好像是比招待所要高级一点点的地方,起了七层楼,你三叔说站到最上边一层,X县啥角落都能看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