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才说你英语水平特别高,所以让他找了你过来给我帮个忙。”
董熹瑜措辞很得当,完全没有长辈对晚辈施压的那种口吻,很平和,甚至是把身份放低了一些。
“董教授,邱成才是在乱说,哪有他说的那样好?但是我很乐意为您效劳。”
杨宁馨说这话是真心实意的,毕竟董熹瑜要是真能无息借三千块给她,那可是帮了大忙,她就不用焦头烂额的四处想办法筹款了。
“那好,你跟我来。”
董熹瑜把两个人领到了书房,指了指书桌上放着的一沓稿件:“你先试试看,翻译第一页给我看看,专业术语词典我给你找出来了,放在桌子上边,在右边那叠书上,你看得到吧?”
杨宁馨点了点头:“好。”
原来她还忐忑,生怕这些科研性强的文章她驾驭不了——语法词汇这些都是次之,最主要的是专业词语不够,现在有了专业术语词典,她觉得自己有信心多了。
“那你先试试看吧,成才,你跟我来花园,咱们去把花草修剪一下。”
“好。”邱成才给杨宁馨一个鼓励的笑容,这才跟着董熹瑜走出了书房。
杨宁馨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又慢慢的吐了出来,站在书桌前,看了看这间大面积的书房。
第三百三十七章
书房的面积真是大,应该至少有二十多个平方,和她在七浦路租下的铺面差不多大小。
杨宁馨自嘲的笑了笑,自己真是挣钱疯魔了,看什么都能和七浦路那铺子联系起来。
书房三面都是书架,上边满满登登的放着各种书籍,有一面是一个有玻璃门的柜子,上头挂着一把锁,她能看到里边放着一些类似于相册之类的东西。
那应该是董熹瑜的回忆吧,要不是也不会有锁把那些封了起来。她用手敲了敲桌面,桌子发出了厚实的响声。
这一屋子家具应该都是红木的吧?杨宁馨对于木材知道得不多,可是看着这厚重的桌面,清晰的纹路,她觉得必须是红木才配得上董熹瑜的身份。
书房里有一面墙没有做书架,镶嵌着一个大窗户,窗户下有一个英式壁炉,杨宁馨走到窗边,撩起窗帘看了看外边。
她看到了一个打理得很精致的花园,董熹瑜花白的头发在一片绿色里显得很打眼,邱成才戴着手套拿着一把大剪刀跟在她身后,那副打扮真像一个园丁。
祖孙俩不知道嘁嘁喳喳在说些什么,但从楼上看这小花园,却是一派和谐宁静,这暖阳里的小院子,显得那样别致悠闲,金色的阳光在叶片上跳跃,一点点闪闪金光不时的刺着人的眼睛。
杨宁馨在窗户边上站了一会儿,回到了书桌这里,她坐了下来,静了静心,开始认真翻译董熹瑜交给她的论文。
董熹瑜写的字有些大,一页纸下来并没有太多内容,难怪这桌子上有厚厚的一沓,其实真正翻译下来,用A四纸打印出来也就二三十页。
最开始是标题,论文研究方向,论文摘要,关键词,和前世写的论文格式差不多。
杨宁馨拿起笔开始在印着“复旦大学”字样的信纸上写字,她的书写流畅优美,黑色的字体在洁白的信纸上,显得格外好看。
第一页比较简单,出现的一些专业词汇在词典里可以查到,杨宁馨没花半小时就已经把第一页翻译完毕,没看到董熹瑜回来,她开始继续第二页。
反正这篇论文是要全部翻译完毕的,她今天能翻译多少就是多少,有时间就继续吧。
正在埋头翻译,她听到外边有鞋子敲打着地面发出“砰砰砰”的响声。
这是董家的阿姨在打扫吗?听邱成才说过,他外婆雇了两个阿姨,一个管家务,一个专门做饭菜。
“那个叫阿大的阿姨做出的饭菜特别好吃,外婆还让她特地学了做咱们X县那边的家常菜,下回要是你来我外婆家,就可以吃到地道的家乡菜了。”
杨宁馨那时候一仰头:“我怎么会到你外婆家里去吃饭?小人物没这个机会啊!”
没想到,才一个来月,她就真的来到华山路这幢小洋楼了。
杨宁馨心情愉快,嘴角上扬,说不定今天还真能吃到美味的家乡菜。
“侬是……”
门口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杨宁馨抬眼一看,就见着一个约莫四五十岁的中年女子站在那里,身上穿着一件绸缎的旗袍,似乎是夹层的,下摆有些不通顺,里子有些掉了出来,外边是深绿印大红花的图案,而下摆却露出了一线淡灰色的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