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金满仓_作者:烟秾(728)

  邱成才的学长们似乎知道些什么,都有意朝前边走了半步,杨宁馨能听到他们嘁嘁喳喳的在低声说话,大概是在说寒假里的计划。

  “你寒假什么时候回去?”

  “我啊?”邱成才想了想,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听学长们说,寒假可能会有十来天的休息,其余的时间都会在实验室里。”

  “还是你们这些科目的人辛苦。”

  杨宁馨微微叹了一口气,想到前世理工科的同学,读研的时候特别辛苦,她们过了元旦就在期盼寒假,而他们的寒假却要到过小年以后才开始。

  上海交大有传言,师兄诫告前来复试的师弟:“千万不要答应导师硕博连读,要是答应了,可能以后你会经常在致远楼的楼顶上徘徊。”

  最初杨宁馨没有内涵到这句话的意思,经过别人的解释,总算是得了其中含义。

  她听了之后,不寒而栗。

  纯理工科的研究生,要是导师名气大又有课题的,生活确实难熬,很多学生被整得都要熬不下去,心里只巴望着导师能让他们喘口气,好好休息。

  没想到邱成才很快也要过上这样的生活了,跟着他外婆进了生物遗传研究所的大门,很难再拔足出来。可能他以后的生活会少了几分精彩,每天都是与实验和数据打交道。

  但是这样也挺好,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外边的各种喧嚣繁杂就干扰不到他,邱成才可能会是一个单纯到底的人,可能会是学术领域的大牛,而思想上却只是干净得跟一张白纸。

  “也不算辛苦,我觉得挺开心的,特别是你和我说起那个基因检测,”邱成才笑得腼腆:“我和外婆说起过这事情,她很惊讶,说你有独特的目光,如果你能转来生物遗传这边,肯定会有大作为的。”

  董教授还没放弃想要劝她转专业?

  杨宁馨苦笑一声,她的目光独到,其实只是因为她特殊的身份,来自前世知道一些已经发展的科技。

  “我可没你们那份专心,能够全心全意投入到学术研究里去,你也知道我最大的兴趣是什么。”杨宁馨回头看了看七浦路,她的小店已经看不见了,只能见着街道上行走的人群。

  邱成才默默无语,他明白杨宁馨的心情,也不知道该怎么和她说外婆的打算。

  董熹瑜看过杨宁馨的翻译以后,又听到邱成才与她提起过杨宁馨对于基因检测的一些设想,她大为吃惊,认为这个小姑娘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她的脑子真能想,然而我们学术需要的就是想象,唯有想象才能让人类走得更远,像她这样的人,真适合来做研究。成才,你要和她说说,要是她想转学院,我来帮她去学校提意见。”

  “她不会想来我们学院的,她就想研究经济。”

  邱成才很委婉的把挣钱换成了研究经济四个字,对于她外婆这种痴迷学术的人,毕竟要用专业术语才能让她觉得杨宁馨是在做正经事,不是一心钻到钱眼里去。

  “研究经济跟研究生物遗传不是一样吗?以她这份聪明,就算是一个学期没有上专业课,转过来也能跟得上,而且她英语好,到时候把论文翻译送到国际期刊上发表,或者是去参加国际学术会议,都有好处。”董熹瑜看了一眼邱成才:“以后你的论文也少不得要请她帮忙呢。”

  “这个……”邱成才怔了怔:“我再和小六说说,要是她愿意,我再告诉您。”

  “你都不用和我来说,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的想法。”杨宁馨冲邱成才笑了笑:“如果你们要发表论文,那我可以负责翻译成英文,如果能帮我带个名字,不胜感激!”

  “你怎么会稀罕论文上挂名!”邱成才看到她的笑容,心里头暖暖的:“你只想着把生意做大,挣大钱,我知道的。”

  “呵呵,你还是挺懂我的。”

  第三百四十五章

  钱文文看到杨宁馨回到宿舍,松了一口气:“总算是回来了,我还在想着要不要给你下午也请假呢。”

  “我说过只请一上午的假嘛,肯定会按时回来的。”

  杨宁馨走到洗漱间洗了把脸,钱文文追着她问:“那边生意怎么样?”

  “还好吧,上午卖了差不多三十来件衣裳。”

  “三十多件!”钱文文惊呼一句:“你以前不是说过按着咱们卖衣裳的那比例,可能一天能卖出一百来件吗?这快半天了,才三十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