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生意这么好啊,你还打不打算做连锁?”
“连锁是什么?”廖小梅听到这个新名词有些发懵:“我咋没听说过呢。”
“连锁,就是说开很多很多的分店,你这梅梅饭店虽然有三家,大型的只有一家,而且这一家其实不算太大的排场,以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有时候一次做酒就等四五十桌,有时候还有几个想在同一天做酒的,你这饭店场面就小啦。”
“嗯,确实,有时候看着生意走了心里好着急。”廖小梅点了点头:“我有时候也嫌弃这场面不够呢。”
“虽然场面不够,但你这个地段好,离县政府不远,你这边不能放弃,等资金积累到一定的数目,你再拿出去投资继续开分店,这一次选个场面大一点点的,别太寒酸了。”
“还继续开啊?”一家人都惊奇的看着杨宁馨:“小六,现在的收入够不错的了。”
第四百二十三章
杨国平一家对现在的生活简直是太满意了。
在木材公司的职工宿舍里,他们是第一家买彩电的。
虽然新来的书记利用有电视机票攥在手里的方便,第一个买了一台九寸的黑白电视机,可是毕竟只是黑白,不是带颜色的,而且也只有九寸,和杨宁馨家的十四寸大彩电相比,那可落伍了许多。
当时X县流行一句话,富人看黑白,穷人看彩电,书记也只能用这句话来安慰自己了。
但是深究下去,意思却是有些不对——家里头富有的人买一台黑白电视机在自家看,没钱买电视机的穷人就去单位看,单位一般都是买的彩电,有些单位即算是买了黑白,也会多花一百来块钱到黑白电视机上加一张白红绿的膜,看上去花花绿绿的有些颜色,也算是彩色电视机,可是当看电视的时候,屏幕上演员的脸孔有时候红有时候绿,可吓人了。
杨国平家可不能说是穷人,虽然他家是看彩电,可他家不是去单位的工会活动室看彩电,人家是在自家看大彩电!而且把职工宿舍院子里不少人吸引过去了,没当到了晚上,杨国平家的客厅里就坐满了人,下脚的地方都没有。
木材公司的职工宿舍离单位的工会活动室比较远,相比之下,大家都愿意来杨国平家凑个热闹,有些人家里买了黑白电视机,可小孩子一看一楼的杨爷爷家电视机里的人花花绿绿的,都宁愿跑到杨国平家来看更高级的电视机。
邱成才羡慕的看着客厅里的电视机,心里头感叹,会挣钱就是好,要是他也能很快就挣到钱给家里买台彩色电视机,那该多好啊。只可惜……他摸了摸袋子,里边只有几块钱零钱,背包里倒还是有点积蓄,可是不多。
上半年他和方谨禹发表论文,得了二十块钱稿费,两个人商量着,分四块给杨宁馨,剩下的每人八块,然而杨宁馨很委婉的拒绝了:“我只帮你们翻译了一下论文,也没出多大力气,你们别分给我了,平分吧。”
就这样,他大学里第一次攒钱,后来大学一年级结束评选奖学金,他被提名上去,根据成绩和思想政治表现,他评了个一等,奖励了两百块钱。
两百多块钱和以前挣的那些钱凑到一起,最多不过九百块,和两千多块还差得远呢,邱成才有些惆怅,忽然间觉得高中放假的时候和杨宁馨一块儿做点小生意卖服装,那也挺好。
“小邱同学,吃点瓜子花生。”
王月芽看到邱成才安安静静坐在那里,赶紧端了盘子过来:“别讲客气,把这里当做你自己的家就成了。”
邱成才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抓起一把瓜子,剥了几颗,粒大,果实饱满,他觉得杨家的生活真的是提前进入小康社会。
“这电视机几个频道啊?怎么都没什么好节目?”杨宁馨跑到电视机前边调节,这时候的彩电还没有遥控器,全靠电视机屏幕旁边那些小按钮,砰砰砰的按着,一到九,又从九到一。
“白天没什么好看的节目,也就两三个频道吧,到了晚上多一点。”
杨国平他们全是靠着自己摸索得来的知识,他们也不知道为什么白天收不到什么好的电视节目,要等到晚上才会有一些综艺节目或者是电影和连续剧。
“唉,这年头文娱生活太单调了。”杨宁馨有些遗憾,连续剧估计也没什么好看的,射雕英雄传还得明年才会播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