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金满仓_作者:烟秾(898)

  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很多行业都渐渐衰退了。

  “妈妈,你得要注意休息啊。”邱成才有些怜惜他妈妈林淑英,曾经她是上海娇生惯养的小姑娘,可经过这么些年,她已经成了一个标准的农家妇女,不知道外边的新生事物,甚至什么是电视机都不知道,想要回娘家,却还要掂量着该不该回去,要看兄嫂的脸色。

  他捏了捏拳头,他要劝父母亲走出旺兴这个小村庄,到了外边海阔天空,才明白外面的世界真精彩。

  邱兴国很晚才回来,这几天供销社一直忙到晚上八点才关门,这对于乡下来说,已经是相当晚了,有些人甚至都脱了衣裳躺床上说话唠嗑。

  林淑英烫了个汤婆子放在被子里,摸了摸被窝还凉,想找点事情做。她拿出两片衣料踩了几下,线踩得有些歪,她看了看,拿出剪刀来挑着那些线头剪断,重新开始踩着缝纫机拉直了踩片儿。

  只不过照旧还是有些心不在焉,直到见着邱兴国的身影,她这才安了心。

 

  ☆、第 161 章

 

  第四百二十五章

  缝纫机的声音“咔嗒”了几下, 停了半晌, 又“咔嗒咔嗒”的响了起来, 在这宁静的夜里显得很响亮。

  邱兴国站在门边,想了想, 最终迈步走了进来。

  “淑英。”

  林淑英抬头,看见邱兴国高大的身材靠着门,很开心的站了起来:“总算是回来了, 明天还得去半天?”

  “嗯。大年三十,还得开半天门,初一初二初三总得歇业,年前关迟一点, 免得乡亲们还没准备好年货。”

  邱兴国大步走进来, 看了看缝纫机上放着的那几块布头:“怎么还在做衣裳?这个点有些晚, 你该睡觉了。”

  “我睡不着, 想等你回来说说话再睡。”

  林淑英站起身,仰头看了邱兴国一眼:“你吃过饭没有?”

  “吃了,大王他媳妇送饭来多捎了点, 我们俩分着吃了。”

  “那哪里够。”林淑英低声抱怨了一句:“我去厨房看看还有没有东西剩。”

  邱兴国一把拉住了她:“别去了, 我在供销社还吃了点东西填肚子, ”他从怀里拿出一个纸包来:“你瞅瞅,这是啥?”

  林淑英看了看, 低声埋怨:“不就是一个发饼吗?怎么还给揣着回来了?”

  邱兴国掰了一块塞到了她嘴里:“我觉得这种味道挺好的,拿了两个,吃了一个还剩一个, 给你带回来了。”

  林淑英砸吧砸吧嘴:“这东西太干了,吃了尽想着喝水。”

  邱兴国把发饼塞到她手里:“你吃着,我去给你倒水。”

  看着邱兴国的背影,林淑英有些感慨,虽说在乡下生活了几十年,有时候觉得自己吃了亏,可有时候一想,也不算过得糟糕。

  有娘家的资助,公婆对她都高看一眼,进厨房弄饭菜都不是她的事,更别说去喂猪打狗这些重活累活。那时候跟着生产队出工,公公是生产队长,总给她派最轻松的活,旺兴村的人都知道她是上海姑娘,不怎么知道干农活,也没几个挤兑她让她去做苦力,日子过得还是挺舒服的。

  最重要的是邱兴国对她好,这么些年来,他一直都是那样关心她,就和当初他们相识的时候那样,无微不至的关怀体贴,尊重她说的每一句话,发了工资就把钱交到她手里——旺兴村的媳妇们,个个都羡慕得紧。

  邱兴国的脚步声渐渐的近了,林淑英眯了眯眼睛,看到那高大的身影出现在门口,抿嘴笑了笑。

  “淑英,怎么了?”

  见着媳妇忽然间笑了,邱兴国有些莫名其妙:“什么好事情啊?”

  “也没啥,今天成才回来,带了不少好东西,”林淑英拉着他走到床边的柜子这边,从里边一样样朝外边拿:“看看,给你的羊皮手套,冬天戴着骑自行车就不会冷了。”

  邱兴国摸着那细软的手套,心里很感动:“真得谢谢你娘,每年都记挂着给我们捎这么多好东西。”

  这么些年来,家里得了岳母不少支持,邱兴国只恨自己不在上海,没能在岳母跟前帮着林淑英尽孝。

  “今天成才还在说,我妈让我们也去上海,说到里去找份事情做,比窝在小山村要好。”林淑英看了看邱兴国的脸色:“我寻思着这事只怕难成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