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金满仓_作者:烟秾(908)

  熊芬听到这话有些惭愧,红着一张脸坐在那里,廖小梅和刘玲玲赶紧趁热打铁:“好了好了,这事情就这样算了,以后还是来这边吃团年饭,大家热热闹闹的。”

  刘玲玲趁机发出邀请:“明天初一都到我们新家那边去过啊,我和土生接大家聚一天!”

  “新家?”熊芬马上抬起了头:“你买新房子了?在哪里啊?”

  “在民生路上,平房,但是有七间房子,带个小天井。”刘玲玲开心的笑着:“算了算,家里至少得有这么多房间才成,毕竟有三个娃儿,每人一间再加上我和土生的,至少就得四间了,这不还得一间堂屋一间厨房,剩下的那一间做杂屋,刚刚好。”

  熊芬刚刚平静的心情又有些不舒服了,刘玲玲都买七间房的屋子了!她家还窝着三间房,没厨房,只能在屋檐下支个煤炉!

  杨水生见着自家媳妇的脸好像有些歪了,知道她心里头不舒服,有些忐忑,不知道她会不会又闹腾,出乎意料,她竟然没有出声,这让杨水生总算是放下心来。

  吃过午饭,又有不少邻居孩子端着凳子过来看电视,看到杨家的客厅坐了不少客人,都没地方落脚,索性站到角落里边不挪窝,眼巴巴的看着电视机屏幕。

  熊芬和杨水生坐在一块儿,两人也挺羡慕,看着电视机里有人在唱歌跳舞,特别惊奇。

  “这人怎么就缩得那么小藏到里头去了?”

  “听小六说是先摄影,再通过电波转换什么的,才会传图像上去,不是人藏在里边。”狗蛋赶紧向熊芬解释:“小六说咱们县城现在还没安那个啥……”他看了一眼杨宁馨:“那是啥东西?可以收看很多节目的那个?”

  “那是接收转换器!”杨宁馨笑了笑:“以后肯定会建很多的电视信号接收器的,节目就会更多了,也会更精彩了。”

  熊芬用脚碰了碰杨水生:“你明年多挣点钱,咱们也去买个电视机,以后我在家里就不会闲得发慌了。”

  杨水生不安的看了一眼杨土生,自己每个月四十来块钱,还是弟弟给的哩,他心里头知道,这已经是在照顾他了,要是别的工程队,指定不会要他去干活。

  唉,他低下了头,自己没能力,可真是没办法满足媳妇的要求,只能靠着两个儿子了。

  第四百三十章

  杨土生家新买的平方在民生路,虽然没有民主路那样在市中心,可也算得上是繁华的街道,不算偏僻。

  原房主三个子女都在外地,老人家过世以后,懒得跑回来打理这几间平方,索性卖了落个自在。卖了三千块钱,三个人每人分了一千,心满意足。

  刘玲玲和杨土生也心满意足。

  以前熊芬买了三间房就在他们面前趾高气扬,话里话外就是她家在县城有房产,是城里人了,刘玲玲就算开店也是租房住,还是乡下人。杨土生不计较这么多,可女人心眼小,刘玲玲听着熊芬那得意洋洋的语气就有些不舒服,再说杨宁馨一再叮嘱她,挣了钱就赶紧到县城买房子,到时候会有好几十倍的利润。

  通过开服装店,刘玲玲对这个侄女已经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听她这样说,正对上她想买房的心思,就开始努力存钱。

  她的服装店一个月一百多块钱的利润,杨土生好的时候一个月能挣到三四百,不好的月份也有五六十块钱打底,大柱三柱两个都了,每个月都给她寄五块钱算是对父母的孝敬,二柱在念大学可也不用她操心,她每个月差不多都能存下四百多块,买房的三千块对她来说,不算是一大笔数目。

  房子买下来,装修弄了差不多五六百,这个年头也没啥好装修的,就是把地面重修平整了,墙壁刷白了,然后买些家具进场就差不多了。

  杨土生自己是做工程的,也晓得些市场里的流行趋势,虽然有个小天井,可他还是把自来水给接过来了,老房子没子来说挺不方便的,也不知道以前那位老人家要用水的时候,究竟是谁帮他把水从天井那边提过来的。

  接了自来水,又把平整的地面做了一层水泥胶,深灰色,看上去有一种低调的奢华。杨宁馨站在堂屋门口看着整得跟镜子一样的地面,心里头想,这不就是前世装修风格里那种后现代的高级灰吗?看起来时尚界是风水轮流转,几十年了又转回到原来的那种款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