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善见景帝让自己说,才放开胆子说道:“皇上,老奴觉得这样是不是太对不起公主了。”
景帝沉默了一阵子,久的让催善心惊胆战,以为是自己说错了话惹景帝不高兴了,正暗自苦恼之际,便听景帝道:“这就是身为皇家人的悲哀。”说完便不再多说,独自闭目养神。催善斟酌了一会儿,见景帝陷入了沉思。过了很久,见景帝似乎是入睡了,于是取过毛毯轻轻为其盖上便悄悄退了下去。
☆、第九章 金屋诺
离陈似景离开已经过了半个月,时间如白驹过隙,一不经意就一天天的过去,此时,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中秋节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看重,每当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在家门前挂上一顶又大又亮的红灯笼,这红灯笼除了有辟邪的作用外,还召示着一年的喜庆、平安、团圆。整个长安城也充满了喜悦,到处都挂满了花灯,许多才子佳人也出来吟诗作对,好一派热闹的景象。今晚的皇宫也不列外,早在前些天,宫里的一些负责人就命令礼仪部开始筹备中秋佳节的用品。
此次设宴的地点选在了建章宫,建章宫是高祖皇帝建国时就命人建设的,主要就是用来接待贵客和佳节设宴。一大早,宫女太监们就已在此忙碌,直到午时才算结束。
这次宴会邀请了各个王宫大臣,允许其携妻儿等人进宫共度中秋佳节。堂邑侯府身为皇亲国戚,自然而然名列邀请之首。堂邑侯与馆陶见快至申时了,于是稍作准备,命管家备好车便乘马车进了宫。马车一路徐步到了宫门口,堂邑侯与馆陶便下了马车,出示令牌给侍卫看了之后就步行前往建章宫。因为宫中明确规定,任何王宫大臣不得乘坐马车进宫,但皇族除外。馆陶虽是长公主,但自己并不想动用自己的皇权来引人注目,况且自己早已嫁作人妇,太高调会为陈家招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自从嫁入堂邑侯府的那天起便不再行使自己的权利。
馆陶与堂邑侯并肩走在宫门的大道上,一路上,凡是路过的宫女太监都纷纷向其行礼,有时也会遇到一些王宫大臣,虽然知道堂邑侯府从不和其他家族往来,但有一些妄图通过与其攀谈建立关系的也会过来结交,不过大多都是无功而返。
步行着,突然一个身着蓝衣的宫女来到了馆陶面前,对其行了一礼,道:“奴婢是椒房殿的唤儿,皇后娘娘派奴婢前来请长公主到椒房殿一叙。”
馆陶自嘲一笑,心道:看来我没来找她,她倒是等不及了。转头对堂邑侯说道:“侯爷,我们一起去吧。”
堂邑侯点头允诺,于是两人便在宫女的带领下来到了皇后的寝宫——椒房殿。椒房殿,一座无数女人拼破脑袋,双手沾满鲜血也要挤进来的地方,但是却不知这里面埋葬了多少女人美好的青春和年轻的生命。馆陶站在台阶前,瞩目着这无限女人向往的地方,仿佛是看见了自己的女儿也站在那里,挺住了往前走的步伐。堂邑侯见馆陶停在了原地,用手轻轻触碰了她,馆陶便回过神来,继续往前走去。
门外看门的太监见馆陶与堂邑侯到来,急忙扯着尖锐的嗓子叫道:“馆陶长公主到,堂邑侯到。”
王皇后听闻,喜笑颜开地急忙来到门口迎接。馆陶与堂邑侯跨进门正要向王皇后行礼,王皇后却急忙将馆陶扶起,说道:“自家人,皇姐和侯爷不用多礼。”
跟在王皇后身后的刘彻从自己母后的身后走了出来,对馆陶与堂邑侯行礼道:“彻儿给姑母和姑父请安。”
馆陶笑着说道:“这就是彻儿呀,好久不见就又长高了,真是越长越好看了。”
王皇后也附和着笑道:“是啊,这孩子身体到没见他怎么长结实,倒是这个子到长了很大一截。来,皇姐我们里面坐吧。”王皇后说着就拉住馆陶的手往里屋走,随后又对身边的大宫女道:“清芜备茶。”
清芜领命后便转身退出了椒房殿。
王皇后见馆陶和堂邑侯坐定后便笑着问道:“阿娇走了也有两年了吧。”这个话在平常人家就只是对亲人的问候,但是放在皇家便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嗯,是的。”馆陶淡淡答道,并没有故意去接王皇后的话,王皇后显得比较尴尬。
王皇后见馆陶不怎么搭理,于是又故意扯着话谈道:“我还怪想念她的,也不知阿娇什么时候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