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亚龙一听,也激动地叫了起来,“要呀!当然要呀!快,快带我去见见那位小云同志,我也想认识认识这位神奇的女同志!”
前面那次交易,高厂长没有出面,见过萧滟云的就只有杨振华和他老婆,还有那几个工人。
他们的记忆,现在就像是安上了一把锁,萧滟云就是那把开门的钥匙,他们需要看到萧滟云才能触发那些记忆,平时这些记忆是打不开的。
杨振华怕萧滟云等久了不耐烦,也立刻就说,“行!那您现在就跟我一起下去吧!”
高亚龙也是个爽快人,大手一挥,“好,走。”
之前他们纺织厂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还被周县长训了一顿,他们本来还担心这次会有大麻烦,担心吊胆的过了几天,也幸好公安局的雷大刚局长给力,这么快就把这位小云同志给找了出来。
周县长搭上了这位小云同志,又给县里买到了一大堆的粮食,对于他们纺织厂的事,自然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放过他们。
对于萧滟云这个供粮大户,现在不仅他们纺织厂供着,还有县里的周县长也得供着。
他们都热切地希望,在灾荒结束之前,她能一直一直给他们提供粮食。
如果真是这样,他们一定会感谢上天,把这位小云同志送到了他们的面前。
萧滟云在下面等了一会儿,就看到杨振华领着一个身材高大的男人走了出来。
萧滟云也没有下车,就从开着的窗户透出去,看着杨振华把纺织厂厂长高亚龙带到了她的面前。
杨振华笑着给他们互相进行介绍,“小云同志,这位就是我们纺织厂的厂长高亚龙同志。高厂长,这位就是小云同志。”
高亚龙看着漂亮迷人的萧滟云,眼里闪过一丝惊艳和讶异。
但他很快收起了自己异样的表情,亲切地笑着朝萧滟云伸出了手,“小云同志,您好!您好!欢迎您到我们纺织厂来!”
萧滟云和他轻轻握了一下手,就放开了,“高厂长,您好!咱们废话就不说了,这一车子粮食,大概有8吨左右,你们要吗?”
8吨也就1.6万斤,这么一点,都不够他们纺织厂的人塞牙缝的,他们当然吃得下啊!
高亚龙毫不犹豫地说,“要!全要!小云同志,如果以后还有粮食,我们纺织厂每个月都能吃得下60吨的粮食,您尽管送来。”
纺织厂有3万多人,就算按城市的供粮标准平均每个成人25-30斤左右来算(具体标准要看工种和岗位),他们也需要100多万斤(大约60多吨左右)。
萧滟云笑着点了点头,“行,以后有粮食来,我优先考虑你们。那这车粮食,我们就先拉进去吧,你们再看看,是以物易物,还是给钱票,我这边都可以,以你们方便为主。”
高亚龙想了想,就对萧滟云说,“小云同志,要不这样吧,我先带你去卸货的地方,然后,我再带你去仓库挑货,怎么样?”
萧滟云爽快地应了一声,“行!高厂长,您带路吧!”
高亚龙立刻让门卫打开厂房的大门,让萧滟云把大货车开了进去,又让她开到了食堂的仓库那边,把杨振华留了下来,让他带人卸货和称重点数。
高亚龙则带着萧滟云去了工厂的仓库,指着那一堆一堆像小山一样的成品介绍说,“这一堆都是毛巾、手帕之类的成品;这一堆是被面之类的成品;这一堆是毛线;这一堆最多的,全是布料;那边的就全是纺织原料,小云同志,您看,您需要哪些产品?”
萧滟云想了想,高厂长所说的这些产品,都是这个时代最适用的东西,她也就直接笑说,“这些都是很实用的东西,您就把毛巾、被面、各色布料、毛线这些都给我装一些吧!”
高厂长答应得很爽快,“行,没问题。”
他们纺织厂本来就是国营企业,生产什么产品是按照上级的指示来生产的。
当然,上级也是按供销社提供的需求名单来给他们定目标,所以,他们生产出来的这些产品,也是现在市场上需求最多的产品。
像他们这些国营厂,为了完成国家任务,在实际生产的时候,一般都会比实际生产数要高出一些,可没有什么成本控制的说法。
这做多了的产品怎么处理呢?
一是做内部处理,东西大家都争抢着要,他们压根就不怕东西卖不出去,只看他们敢不敢卖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