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般什么时候回来呢?”周喜家的问。
小厮笑着道:“这个说不准的,嫂子要是有事,可以去前头找老爷。”
“那边是办公区,我一个内宅婆子,如何能过去。”周喜家的笑着说。
小厮笑着道:“嫂子特意去找,肯定是有事的,如何不能去。”
闲聊之间,小厮带着周喜家的进后院。不等小厮过去传话,就听里头传来女子的哭泣声:“我要怎么活啊,姐姐,我要怎么活啊。”
周喜家的脚步不禁顿了一下,小厮面露尴尬之气,道:“嫂子稍等,我这就去通报。”
“我也没什么重要的事情,先等再再吧。”周喜家的说着。
一般来说,这样的动静,一时半会结束不了。而且心里有事,只怕郭太太也没心情与她说话。
“那嫂子稍等。”小厮说着,唤来婆子,让她安排周喜家的去倒座坐下来。
婆子带着周喜家的在倒座坐下来,又给周喜家的倒茶,笑着道:“嫂子稍等,太太的妹妹来了,正说话呢。”
“是年小姐吗?”周喜家的说着。
郭长史是个孝顺儿子,对母亲的话十分听从,连娶老婆也是如此。
郭太太是郭老太太的娘家侄女,当时的郭家己经是破落户了,郭太太嫁进来算是高攀了。
现在郭太太的妹妹来了,那肯定是年小姐。
不过娘家侄女来了,郭老太太却不在家,多半是回娘家了。
府里多少有些风言风语,说郭老太太的,说她补贴娘家太多了。把儿子挣的钱,都搬回娘家去了。
亏得郭长史有本事又孝顺,不然换个平常人家,母子早就打起来了。
“就是年小姐。”婆子说着,言语间带着几分同情,“年小姐,也是个可怜人。摊上那样的兄嫂,将来还不知道如何呢。”
周喜家的问:“怎么了?” “年小姐早到出阁的年龄了,结果兄长不给嫁妆,拖到二十二岁了,还一直没能嫁出去。”婆子说着,“本来年小姐都打算在家当老小姐了,结果年大爷却说家里不养闲人,让年小姐要么嫁出去,要么就
出家。”
“啊?”周喜家的听得多少怔了一下,“怎么会有这么无情的兄长啊。”
年家在富贵人家里算是破落户了,靠着郭家这门亲事打秋风,也是使的起下人的中富之家。
这样的人家,因为钱不够多,给女儿备不起嫁妆也是常有的。但这些小姐就惨了,想嫁到门当户对的人家,但是因为没有嫁妆,同门第的人家都不太想要。
成亲这档子事,讲究门当户对的同时,女方嫁妆多少,对男方来说也很重要。
像年小姐这种,家里给不出嫁妆的,就是生的漂亮,性格好些,也不如有两千银子嫁妆的女子有竟争力。
顶着富家小姐的名头,却没有嫁妆,娘家也没有任何助力,想嫁到富贵人家,完全凭运气。更多的是低嫁,或者不嫁。
低嫁太多,嫁过去吃苦受累,还不如不嫁,在娘家住着,至少吃喝不愁。不然嫁个穷鬼,吃苦受累一辈子。
但是要当老姑娘,有个提前就是父兄肯一直养着。像年家老爷那种,不给妹妹嫁妆,也不打算养,那年小姐的下场,要么随便找个人嫁了,要么就出家。
那就怪不得郭老太太回娘家了,估计是给娘家侄女出头去了。
“唉,太太也是可怜啊。”婆子说着。
周喜家的不敢接话,因为有郭老太太顶着,郭太太比较像是透明人。
没有嫁妆,长相普通,性格普通,既不会理财,也没啥本事,更关键的是,也没有孩子。这样的女子嫁给郭长史,郭长史是委屈的。
不过回想起,前不久郭长史与安华郡主那一出……
郭长史也没闲着,谁也不说谁了。
两人有一句没一句闲聊着,就听小丫头道:“太太请周嫂子过去。”
周喜家的连忙站起身来,跟着小丫头去年氏的正房。
三间正房,宽敞明亮,布置的却很一般,而且丝毫看不出男人生活的痕迹。
据说,郭长史与郭太太分居许久了,郭长史常年睡在书房。不过夫妻之间,还算是相敬如宾。
“让嫂子久等了。”年氏笑着说,并不起身相迎。
周喜家的见状,便上前见礼,笑着道:“见过郭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