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挣钱哪有那么容易,老大活着时靠做做木匠或,虽然苦点累点,可别下地要好的多,这如今走了,挣钱就难了,我们也不会个手艺。”大嫂愁眉苦脸道。
“大嫂你来村里时间长,咱村里那些家境好的都是什么情况?”桑菊想问问别人家是如何致富的。
“各家情况不一样,一般长得好的女孩子都拼命往城里嫁娶,找个工人对象,日子就好过多了。”
桑菊望着大嫂,又问:“咱家地里那些金银花不知道能不能卖出去?说不定也能卖点钱呢?”
“卖金银花?上哪去卖?咱也不会做买卖啊?”大嫂有些吃惊,还是第一次听说要卖金银花这事。
“大嫂,药店里有卖金银花的,他们从哪里收的?咱可去打听一下,要是人家要,咱就可以卖给药店。”桑菊又说道,她知道这年代的农村人根本就想不到这些,也从来没有做过这些事情,这都是后来改革开放后的经济活动。
“能行吗?别犯错误啊。”大嫂有些犹豫。
桑菊再次确定大嫂基本上能和她结为同盟了,心里有底了,便说道:“这事交给我了,我去打听一下,然后咱们再商量。暂时先不要说出去啊。”
大嫂望着她,心里有些犹豫,站在娘和老二媳妇这头,她不想多事,也不想靠近桑菊,只是这几次发生的事情看来,也只有桑菊的心底善良,为她们娘三着想。
如今男人不在了,今后的日子还要过,老二媳妇是个什么人她心里有数,娘的年纪也大了。她真的需要有个能靠得住的人帮衬着才能把日子过下去。
“行,我不说,你暗地里打听一下,不要惹事,也不能犯错误啊。”大嫂终于将心倾向了过来。
桑菊满脸笑意点点头说道:“大嫂你放心,我会小心的。”
正文 第三十四章村里的小混子
早春二月。
五更天还不到,沉寂的村子就醒来了。
鸡鸭叫声,狗叫声,还有吆喝牲口的声音。
桑菊睁开眼便听见院子里婆婆粗嗓门的叫骂声:“昨晚谁把鸡窝的门打开了,一大早起来少了两只母鸡……”
婆婆是个泼辣的人,脚踝骨折才半个月,就能自己拄拐到处溜达,闲不住的她一大早就起来了,发现鸡窝的门是开的,少了两只鸡,便冲着院子喊叫。
桑菊起个大早是想赶紧把自留地的活干完,抽时间去一趟乡里药店打听一下金银花的事情。
这突然家里又丢鸡了,这可是一件大事,心里一紧,看来今天别想去乡里了,婆婆还不的发疯一般寻找跑出去的母鸡啊!
大嫂惊慌的也出来了,赶紧去鸡窝门前看去,每天晚上关院子门,关鸡窝门基本上都是大嫂的事。
她趴在鸡窝前仔细看了一遍,发现是门边的一根木头时间长腐朽断掉了,导致鸡跑了出去。
婆婆心疼的紧紧皱着眉头,没完没了的唠叨着,这可是一大笔损失啊,二嫂夫妻俩也起来了,二嫂只是看了一眼跟婆婆附合的几句,便回屋做饭去了,这鸡跑走了基本上与她关系不大了。二哥见状忙找了根木头开始修理腐朽的鸡窝门。
“娘,你别着急,我出去找找看,咱家鸡有记号,鸡腿上都绑着红绳子呢。”大嫂安慰着娘,准备出去寻找。
“大嫂我也去回来做饭来得及。桑菊说着和大嫂一起走出了院子。
“鸡丢了,今天估计去了不乡里了。”桑菊有些泄气的说道。
“不着急,娘这几天一准心情不好,还是不要惹她骂了,以后再找机会去吧。”大嫂也说道。
俩人在村里走了一大圈,也没找到丢失的鸡,看看时候不早了,便回来了。
娘站在院子门口眼巴巴的望着,发现空手回来,气呼呼的说道:“我猜就找不会来了,谁抓住鸡还给送回来,早就拿家里去宰了。没一个好人。”
桑菊看到婆婆气的的大骂,躲避着去了厨房做早饭。
早饭后,婆婆还是不甘心,搬来一个凳子坐在院子门口,独自絮絮叨叨的没完没了。
二哥和二嫂都去忙活去了,大嫂去了自留地,桑菊只得留在家里,照顾着娘,还有毛头和二丫。
桑菊喂完了鸡鸭和猪,不停手的又扫院子。
“老三媳妇,你别扫了,再去周围寻寻鸡去吧,草丛里水沟里,是不是鸡失脚掉进水沟里,淹死了也捞回来还能吃鸡肉。”婆婆不甘心还怀有一丝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