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六零生存记_作者:一川苇草(444)

  肖义原本最不耐烦开无聊又沉闷的会,有了之前的“喊话喊破嗓子”做对比,这次他倒是很乐意出席会议,干坐着发呆可比四处奔波喊话轻松多了。

  他好多年没去京市了,刚好趁这次重温旧地,回公安大学看看老师,顺便带媳妇儿子去京市游玩。小苏在家闷了那么久,也该出去散散心。

  苏漪听说这个好消息,感觉萦绕在她头顶的阴云都散开了。马上给去刘坪陪老爷子的城城打电话,让他把老爷子带回家,跟他们一起去京市。

  老爷子如今醉心农业研究,天天跟钟锦云、董家欣一起蹲守在刘坪的几亩临近水塘的田里,给几位农业大学的教授打下手,立志要追随教授,协助他们改良农种,给农民创收。

  老爷子退休几年后又发掘了一项新事业,正一头火热,沉迷其中,无暇他顾,别说叫他去京市那么远,就是叫他回市里,他都不乐意。

  城城却是万般愿意的。他几乎没有犹豫,挥别老爷子,挂上小包袱,乐颠颠坐着刘建军赶的牛车回来,跟着苏漪他们直奔京市。

  肖义要开会,没法带孩子,苏漪就拿背条把大宝背上,把小宝放婴儿车里,推着他和城城一起开始了京市的美食之旅。

  这次出来,苏漪换了许多全国粮票和肉票,准备带着儿子和侄子吃遍京市。他们抵达京市住进招待所的第一天,苏漪就找本地人问了京市一些比较出名的小吃和国营饭店,准备一个不漏地全部品尝一遍。

  苏漪首先把城城和俩儿子带去吃闻名遐迩的京市烤鸭。据说这种烤鸭是用很多种果木,经过数道繁琐的工艺熏烤出来的,皮肉都带着清香,色泽诱人,皮脆肉嫩,滋味特别好。

  事实上,的确名不虚传。

  苏漪和城城在烤鸭店里吃得特别满足,两人都觉得这趟京市,来得很值。

  “城城,我看人家都拿鸭皮裹着黄瓜丝和萝卜丝吃,咱们也试试。我给你卷一个。啊,张嘴。怎么样?好吃吗?”

  “嗯。这样吃一点都不油腻,有嚼劲,还特别香。婶婶你也吃一个。”

  已经长出好几个牙齿,吃肉完全无障碍的大宝和小宝,在麻麻和哥哥相亲相爱地互相喂食时,各自捧着根无皮的鸭腿磨牙齿,啃得满嘴油。

  兄弟俩相互依偎,坐在宽大的婴儿车里,那啃一下便晃晃头,幸福地露出月牙眼的小模样,看得店里其他客人发笑。

  他们人小,没劲,牙齿还少,啃半天才咬下一点点肉沫,两个孩子却一点都不觉得累,反而越啃越起劲。

  苏漪吞下城城亲手给她卷的鸭皮,那脸上享受的表情,和大宝小宝的十分神似。哪怕不认识他们的人,也能一眼看出他们是母子。

  这一家四口的吃相,看得直播间的观众默默吞口水。他们幻想正在吃烤鸭的是自己,闭眼把营养剂和异兽肉当成香喷喷的烤鸭干。

  有的土豪吃货,比如林家兄妹,再次向苏漪发起了高额悬赏,竟然出五十万信用点,叫苏漪给他们寄只新鲜出炉的烤鸭。

  这为美食一掷千金的败家劲儿,也是没谁了。

  苏漪特别开心地接下悬赏。她又买了只烤鸭,准备给肖义带回去,让他晚上吃。林家兄妹的那份,等下次她单独出来时再买。

  这么好吃的东西,当然要给自己男人留一份。

  四人吃饱喝足了,从烤鸭店出来,开始转战糕点。

  明面上,苏漪带着三个天使找人问路,其实她在用直播间自带的方向仪带路,他们一点弯路都没绕,很快在一家百年老字号的糕点铺子外,排上了队。

  苏漪踮脚目测一下,他们前面至少有三十人。她擦擦汗:“生意真好啊。这要等到什么时候去?”

  城城拿着小扇子,给一起睡婴儿车里的双胞胎弟弟轻轻扇风,“婶婶,人太多,太阳又大,把大宝小宝脸都晒红了。我们先回去,一会儿再来吧。”

  “不行。招待所的大妈说了,这家铺子每天十点半开门,他们的糕点是限量供应的,经常下午两点就关门。你看,买的人这么多,糕点肯定很快就会售罄。咱们大老远地来了,不能空着手回去。”

  她把包里的大蒲扇拿出来,插在婴儿车上方,给儿子遮阴。

  城城看到拐角处有个老伯缩角落里,一脸心虚地探头,拉住一位买了糕点准备回家的路人,卖了根冰棍给他。

  他正想招手让老伯过来,卖两瓶汽水给他们。便看到一群中学生不知从哪里一下冒出来,将老伯围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