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李墨晗特地换上了在濠州带来的新衣裳。
李墨晗的脑子好了后,洛氏也乐意带着这个米分雕玉琢的小女儿参加各种宴会,以至于,濠州不少夫人都夸,李墨晗就好似朵娇嫩的桃花似的,整日里笑眯眯的,惹人喜欢。
她自己似乎也很喜欢米分色。
以至于,洛氏后期给李墨晗做的衣衫,也大多是桃花的、米分色的,给她的首饰,也多是更显俏丽活泼的样式。
今日李墨晗穿的,便是桃红色半臂襦裙,下搭淡米分烟纱散花裙,腰间用鹅黄色软烟罗系成一个大大的蝴蝶结。头顶上插着一个花卉蝴蝶钗,两侧还插着流苏簪子。
三舅母一个劲地拉着李墨晗说她俊,临走时还给了李墨晗一兜子糖。
她笑眯眯地跟三舅母撒了会娇,就跟着李诉柯走了。
虽然说,京里的女孩子今日上街,都不带帷帽,但是洛氏心思保守,还是让两个女儿都戴上了,还一个劲叮嘱李诉柯,看好两个妹妹。
好在李诉柯一向谨慎,洛氏这才放心,跟着李暮秋一块,去了简家。
今日丘泽先生府上,自然没人有时间接待李暮秋跟洛氏,他们却觉得亲自去送去节日贺礼,才能显得对简家重视,便也不在乎有没有人接待了。
李墨晗脑袋里的见识固然多,但是那都是前两世的回忆,这一辈子的她,还未如何出去走过,也是第一次来京城,自然看什么都稀奇。
今日,洛氏又给了李诉柯二十两银子,说喜欢什么,就买些什么,剩下的是他在国子监的零花钱。
刚上街不久,他就给两个妹妹买了糖人,小兔子的灯笼,给惠姐儿买了些针线,又给李墨晗买了些棋谱,医药的书,这就花了半两银子。
走到一个店前,又觉得一商人卖的毛笔不错,是纯狼毛的,质地很好,却要一两银子一支,这让李诉柯犹豫了好久。
谁知,李墨晗从腰间拿出一个布袋来,从里面拿出一两碎银,放在台子上,声音糯糯地说:“这毛笔我买了!”
李诉柯为了不显得小家子气,也没阻拦,让其将毛笔放入盒子里,走远了,才跟李墨晗说:“你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这两根毛笔,都能买头猪了。”
“可是哥哥不喜欢猪啊。”
“我自然不喜欢。”
“所以,要买二哥喜欢的啊。”
“可是,这毛笔还是贵了些。”
“二哥喜欢就行,银两不重要。”
李诉柯终于说不出什么来了,便只能作罢了,只是觉得自家妹妹哄人的法子,倒是让人觉得心里暖暖的。
☆、第54章 文会
李诉柯原本想带两个妹妹去聚贤楼看看热闹,可是又想到那里人太多,他们又没有钱进包间,便也作罢了。
京城里每到乞巧节,也就是七夕节,都会在聚贤楼举办诗会,还有“能者便登聚贤楼”的说道。
他也是在去年,跟丘泽先生一块去了一次。
七夕当日,聚贤楼内会出对诗会,还有个类似于闯关类的活动,叫做文会。
文会会出许多的难题,有才学的学子可以去里面试试看,能否回答对九十九道问题,到时会有聚贤楼的奖励。
听闻,不少达官贵人,也会在离开朝中国宴后,到聚贤楼里的包间,去看热闹,也曾有幸运的学子,在这一日大展才华后,被贵人看中,因此提拔。
就连当今太子,几位王爷,也经常一同前去。
若真答对了九十九道题,怕是会一举成名,也是提高名声的一道捷径。
这更提高了学子们参加的积极性。
去年,李诉柯参加的时候,答对了二十三道题,丘泽先生要见多识广,答对了四十五道题,最后也只能望而却步了。
不去聚贤楼,李诉柯就带两个妹妹去了人少些的湖边,准备一会看烟火,谁知,却碰到了熟人。
在京中的街道上,只有贵族方可骑马。
这个贵族,还得有品级的。
四品以下官员上朝只能乘坐骄子,四品官员,为了低调,有些也只敢做骄子,敢在京中骑马的,一个个都是平民百姓惹不起的人,所以碰到骑马的,许多人都会让开,不敢招惹。
李诉柯自然也是让两个妹妹避开,谁知,那骑马的少女居然停下马,居高临下地看着李诉柯,问道:“李诉柯,你为何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