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善激动万分,脸色通红,眼圈都是红的:“你是我哥哥?”大概觉得年龄差距大,他补了一句,“是小叔叔?”
“叔叔!”
颖颖觉得这事儿太巧了,巧得她都不敢置信,这时候她居然觉得胸口处的玉佩热乎乎的,难道,是她的空间显灵了吗?这也太让人难以置信了。
停了停,俞和光试探着问:“你那边的父母,会不会阻拦你认下我们?”
张永善的神色有些复杂,他摇摇头:“大概不会,我七岁时,妈妈怀孕生下二弟,就把我送回到了老家,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后来,他们还有了三弟和小妹,我对于他们,可有可无吧,这些年,我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前两年老人相继去世,我以为这世上,再也没人惦记了……”
张永善的话语里有掩饰不住的哀伤,颖颖忍不住红了眼圈。
俞和光也心中恻然,伸手在永善的肩头拍了拍:“别难过,你亲生的爷爷和奶奶还在,你爸爸也在世,咱们一大家人,一直在找你。”
张永善听出俞和光话语里的隐含之意,追问:“我的母亲呢?”
“她去世了,已经快二十年了。”
听到这话,张永善欢喜的脸上,浮出一抹哀痛:“她得病了吗?”
俞和光摇摇头:“那一年,国家都乱了,莫说咱家,你妈妈是——自尽的。”
颖颖不想让他在即将和亲人见面时,太过伤心,便插话道:“你是怎么上学的?我是说,你在北京,总是需要费用的。”
虽然张永善的养父母和他不亲近,但若是对他尽了相应的义务,这恩情,依然是不可磨灭的。
张永善摇摇头:“我有助学金,假期里也有找事情做。”
“你做什么?”
张永善脸红了,低声道:“什么都做,我刚才去火车站,是想看看,那边需要卸货的人不,北京天冷,冬天经常从大同运煤过来……”
颖颖见过火车站卸煤,那超大个的方形铁锨,一铲煤足有十多斤,没有力气吃不了苦的人,根本干不不了这个,看着张永善略显消瘦的身体,她心里一阵阵抽疼,这孩子,得有多不容易。
第311章 回家
俞和光拉过张永善的手,摊开他微蜷着的手指,看到手掌上厚实的茧子,又一次红了眼圈,这哪里是一双学医者的手,简直比乡下老农的还粗糙。
张永善猜出俞和光的想法,他憨厚地笑了一下:“祖父身体不好,八一年包产到户,家里的重活都是我干的,别看我瘦,有劲着呢,我经常在火车站卸货,真的不算什么。”
俞和光这么大的时候,也被下放在水利工地,那种逼迫着释放全身力气才能承受的苦和累,他有深刻的体会。
虽然张永善满脸笑容,好不在意,他还是忍不住安慰地拍了拍张永善的手:“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
张永善郑重地点头:“我就是这么想的,再说,我很年轻,多干活还有助于锻炼身体呢。”
看到他这样乐观,俞和光十分欣慰。
颖颖却听出了不对劲,张永善那么小就干农活,他的养父养母呢?还有,他留在京城,难道真的就是为了挣生活费?
“你不回家,一是为了在这里找活儿干,还是不想见他们?”
张永善眼中闪过一丝黯然,他低低地“嗯”了一声,见颖颖眼神满是疼惜,他挺了挺胸,反而安慰道:“没关系,反正,祖父和祖母都过世了,我也了无牵挂了。”
“他们,对你祖父和祖母也不好,对吧?”
张永善点头:“是的,以前爷爷奶奶身体还好,地也是生产队统一耕种,他们不回来还行,后来分了地,家里老的老少的少,他们还是一年都不回来看一眼,哼,不回来,我们也不去求他们,我什么活儿都能干,就是后来我读了高中,也坚持每天下午放学骑自行车回家锄地除草,爷爷和奶奶一直到去世,也没有受什么委屈。”
“你,你读高中还种地,能行吗?尤其是老人身体不好的时候。”颖颖看着眼前,只有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实在难以想象,他十七八读高中时,到底是如何度过那么困难的日子。
张永善摇头:“那段时间,的确不行,我休学了。祖父病倒在床,祖母身体也很不好,我每天做饭、帮祖父擦洗,还要趁他睡了,去地里干活,祖父也曾好了一阵子,可是没想到,春天来了,春暖花开,却猛地下了一场雪,祖父只是感冒了,肺炎引起心脏病,就那么去了——”他十分难过,略停了停,才继续道,“他是在祖父过世后才回来的,祖母气得不搭理他,办完丧事,他就走了。其实,祖母身体也非常不好,他根本没有接过去赡养的意思。哼,即便他要接,祖母也不会去,祖母说,他有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