颖颖再宽厚,也知道是丈夫找理由宽慰自己,她白了他一眼:“这么说,你还占便宜了?”
“可不是怎么地?”
可是,颖颖刚刚摆正心态,丈夫那边就出了矿难,一文钱难倒英雄汉,俞和光虽然从发改委,要到了一笔资金,可那钱一时半会儿没到帐,救灾大事迫在眼前,颖颖无奈之下,竟然想让杨森把手里的钱,借来暂时周转一下。
她就是一个小女人,想法简单,国家大事,那是那么好说话的?
偏偏杨森十分仗义,二话不说,便到了河内的省会于州。
杨森和俞和光见面,说明情况,俞和光都不由苦笑出声,觉得妻子有些胡闹。
但俞和光现在,已过知天命之年,官场浸淫这些年,想法和做法,当然十分成熟妥帖。他从闲话中,得知杨森在京城拿不到土地,不得不打算重回大西,便建议道:“那你何不在河东发展?我想,你为地方政府解决燃眉之间,地方怎么也会回报于你。”
杨森借钱给政府,政府想办法给他便宜地皮,这件事,从头至尾,杨森都不会有丝毫损失,还平白无故落下天大人情,今后在河东,说不定比在大西,还要好混。
毕竟,大西那边,都是靠金钱打出的通道,那些官员走马灯一般来来回回地换,谁上来都要在杨森这头肥羊身上薅点毛,不然,杨森能随便丢弃根据地,跑去京城发展吗?
第420章 挖坑
本来,俞和光的意思是给杨森一块地皮,没想到于州市政府阳奉阴违,却给了杨森一个小煤矿。
于州市市长陈山,非常强势,甚至压过市wei书ji,成为河东常委,比俞和光的职权还大,他又占了地主之利,根本就不把俞和光当回事。
最初,为了让俞和光去处理棘手的事故,他还装出一副笑脸,但等俞和光提出,用土地对杨森进行补偿,就不高兴了。
国家刚刚开始扶持房地产业,谁都知道,这一领域,利润丰厚,他的人还没涉足,俞和光这个外来户,竟然想分一杯羹,是可忍孰不可忍!
不答应,早说呀?俞和光也不会以政府的名义,暂时挪借私立公司的资金。
俞和光也没想到,自己在前面辛辛苦苦处理问题,有人却在背后挖坑,要把他埋了。
煤矿的日子不好过,给杨森一个,数千万的债务就不用还了,而陈山手里捏着地皮,还能拍给关系户,不仅可以给他所在的政府机关添一笔巨款,还能使得自己的腰包,鼓胀起来。
手里有钱好办事,至于副省长吃个哑巴亏,他才不要管。
事情当然是瞒着俞和光办下来的,等杨森接到通知,木已成舟。
这下,俞和光和颖颖可是没脸再见杨森的面儿了,他俩可以说是辛苦一场,反而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颖颖闻讯,气得差点没有背过气去,她找到杨森,将杨森在京城开发地产,应该分给自己的红利,全都转到杨森名下,就这样,那个估价八千万煤矿,还要压杨森两千万的资金。
颖颖可以说一夜之间,一文不名。
杨森当然不能把事情做得这么绝,他和黄玉屏商量之后,找到颖颖:“我也看过了,这些年,煤价上上下下,也没个定数,说不定咱们鸿运高照,明年的煤价就高涨起来了呢?到时候说不定于州政府哭着求着咱把煤矿还回去呢。”
颖颖叹口气,事已至此,也只能这样自己安慰自己。
“可是经营煤矿,咱们都没有经验,还得请能人,再说,没了资金,你这地产商,可就名不副实了。”
杨森呵呵一笑:“颖颖你这可说错了,于州这边,不少煤贩子和跑运输的,手里都有钱,可地产业并不兴盛,我现在只要拿了地皮,猛打一阵广告,圈了首付款,再到银行贷一笔款子,这房子就能盖起来,钱大把大把的赚呢,我自己没钱不要紧。”
“我知道了。”
俞和光吃了哑巴亏,当然不能善罢甘休,不然,可就真成了软柿子
陈山根本就不怕俞和光报复,或者说,他早就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俞和光被暗算,省委和省政府的人,都装作看不见,没有一个人为他鸣不平,省委一个主管的副书记书记刘斌还说反话:“老俞,幸好你筹款处理好了矿难的后事,不过,万家山煤矿含量丰富,埋藏深度浅,实际价值不止一个亿。”
“这不是钱的事儿,而是我们政府的公信力,我筹资垫款处理问题,国家拨付资金后,就应该还给我,而不是用实物抵充,我还是政府工作人员,就被这样暗算,若我只是一个普通百姓,又该如何?今后,政府再有什么事情,民资这边,还会倾力相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