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诺看着陈萌,嘟着小嘴凑过去,在陈萌脸上主动亲了下。
这孩子跟陈萌的关系一直在逐渐升温,可让陈萌感动的是,诺诺小声在她耳边说了句。
“麻麻...”
虽然声音很小,但是陈萌听到了!
孩子叫妈妈了!
陈萌特感动。
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她就知道,只要对孩子真心付出,孩子一定会认她的!
陈萌本还想继续打一顿这对不长眼睛的母女,但这种时刻太感人了,孩子叫她妈妈,陈萌心都被暖了,浑身上下散发着强烈的母爱光辉,幸福死了。
那家长已经不敢惹陈萌了,灰溜溜带孩子走。
“你就是疯子,跟一个这么大点的孩子说这些,她听得懂才怪!呸!”那女人走远了,才小声说了句。
看她那骂骂咧咧的样,陈萌知道她根本不会把自己的话听进去。
有些人的观念是一辈子都不会改变的,这样的人就要一条路走到黑,no zuo no die。
“暴力,可以用来伤害别人,也可以用来保护别人,妈妈的力量都是用来保护你。”陈萌对诺诺温柔道,又看向那个被打跑的背影勾起嘴角,今天心情好,暂时留条狗命,但扎她女儿的事儿,还没算完。
“有些人就是特别喜欢以己度人,她的娃愚笨听不懂,不代表我的诺诺也听不懂,妈妈不求你做圣人兼顾天下,只要做个让自己开心又不伤害别人的凡人就挺好,下次,妈妈希望看到你能亲手收拾那胖墩,当然,你打不过,还是可以来找我...”
前世那胖孩子伤她的女儿陈萌忘不了。
杀人偿命,欠债还债,她不主动招惹别人,但欠她的,必须要还,别说什么那胖墩此生还没来得及扎诺诺眼,等扎上了岂不是晚了?留着那胖墩就是为了给诺诺练手,说白了,胖墩母女就是陈萌留给女儿的陪练品,来日方长。
做人小气不好,但,真爽。
第101章 可能跟她认识
回到家,陈萌看着墙上的婚纱画,又看了眼璩雪丢在地上的报纸,想着那个不归家的男人。
他替自己洗刷冤屈找证据,孩子现在也没有被变成自闭症。
一切都跟她回来时的计划不一样,但似乎已经开始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了,她不能光等着李邵锋来解救她,有些事儿她最好要提前想想。
陈萌捡起地上的报纸又看了一边,刚开始看的时候,她觉得哪里不对,这会静下心再看...
她觉得自己好像发现了一点线索。
这年代对文学作品审核还不是很严格,尤其是这种没节操的小故事报,为了吸引眼球怎么夸张怎么写。
这个女魔头连环杀人案经过艺术再加工后,显得狗血十足,有很多地方都毫无逻辑。
比如它写了大量被害人死前的一些心里描述,就好像出命案的时候这些人就站在边上亲眼看到的。
什么妈妈再爱我一次、老师我再也不气您了、为什么不好好读书,再给一次机会,一定努力学习天天向上...等等等。
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能看出这是群众过度脑补出来的,受害人都已经死了,这些内心戏是谁说的?
再给这些可怜的孩子一次机会,人家想的难道不应该是避开受害地方,好好活着?学习你大爷的!
然而沉浸在谣言狂欢里的人们早就放弃了理智思考,只愿意相信他们想听的那些“真相”,这添油加醋毫无逻辑的故事戳中了广大吃瓜群众的爽点。
谁管这玩意是真是假?
只要看完了,能够舒畅地朝着报纸呸一口,顺便吐槽几句,真鸡儿不是人!
瞬间提升了自己的道德感,缓解了生活压力。
就因为有市场,这玩意写出来才会有很多人喜欢,陈萌几乎能想到万人看报狂欢的画面。
她以看热闹的心思看这个,槽点还是颇多的。
比如人是怎么被抓的,怎么遇害的,一笔带过含糊不清,但是陈萌却发现了一个很重大的问题。
这故事里,对她的一些描述,还是有几分可信的地方的。
比如,她是家中养女,嫁了个穿制服的,出国留学,回国进入大学工作,甚至连她喜欢吃红肠的细节都有。
她的案子,李邵锋一直用他的关系压着,因为案情还没查明白她就死了,所以上面顾忌影响,也一直压着不让泄露太多她的信息。
可这个故事,不仅用了她名字的谐音,还写了这么多细节,这只说明一件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