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瑾在前面走,石启旺和石兰随后跟着。文瑾怕出事,一个月一两银子,请了两个石卫村的武师给自己保镖,虽然是五十来岁的老头,但人家有功夫在身,等闲十个八个小伙子,也别想近了身。
文瑾把房屋契书,在孙良面前晃了一下:“看清楚,梁主簿亲自办的。”她这是提醒孙良,自己也是有背景的。
孙良果然狐疑地看了看文瑾,没有多言,掉头就走,身后跟了四个大汉,却狠狠瞪了这边一眼。
韦成岚带了几条鱼,两只鸭子,去见王大胡子,王大胡子一面假意推脱,一面笑眯眯的收下了,送走韦成岚,他便去孙良家里拜访,把文瑾是路家表亲的事情说了一遍。
“路大人亲戚,你确定?”
“确定,千真万确!”“怎么可能!”孙良气得要命,忍不住提高了嗓门叫嚷。
第一百二十四章 放 火
王大胡子心里偷笑,脸上还装着一本正经,强调道:“是岑大管家派人打的招呼,我也派人盯过的
他们回去时,去路家辞行,来了,也先是去路家,带了不少礼物,无非鱼啊鸭子,甚至还有几百斤的粮食,看着也不是值钱的物事,路家却都收了,岑管家还送他们出门,绝不会有假。”
孙良一口气憋在胸口,没法纾解,咽得他很难受。
事情到了这一步,由不得他后悔,当时黄家让到了一千二百两银子,他就该掏钱,若不是他逼迫太过,只给五百两,黄家也不会把厢房卖了,强撑了半年。孙良没想到黄家小子那么硬气,还答应加到八百两,也没说成事儿,现在终于让人抢走了嘴边的肥肉,孙良哪个后悔啊,这么好个院子,就这么跑了。
湖阳县这个码头,以前就是个河滩,夏天动不动会有河水漫上来,还是路灿上任,让人修整成了码头,然后又加紧了治安管理,才变的有模有样,开店的都赚了,他眼红之下,想投资开店,才发现附近的房价翻番的涨,已经是前几年的五六倍,他舍不得到手的银子,才走了一步臭棋,让别人把好处捡走了。
“老孙,是兄弟没给你说清,什么生意都是做啊,这家打算开饭店,你看能不能插手给他们供米呀面的,那边说了,给你留个口子,有钱大家赚。”
孙良脸色稍霁,虽有不满,却比刚才好多了,见王大胡子还在望着自己,便点点头:“我过几天去转转,看他们能给我留多大的财路。”
“这样吧,兄弟让他们给你赔礼,先吃她一顿,如何?”
“就这么办。”
文瑾向王大胡子和苏群打听,知道孙良开了个酒庄,价格有些贵,质量却不错,她便让孙良供酒,孙良一口答应,暂时没有再寻文瑾麻烦。
大冬天,泥还没糊到房顶,就先冻住了,根本没法建房,木椽重新布好,芦苇帘子在顶上铺起来,文瑾让人把瓦就那么摆在上面,就准备开店。正式建房,要等春暖花开时,再在芦苇上面敷上泥,干了后,用石灰把瓦砌上去,房子才算正式建成。
但现在,不影响使用,文瑾在外墙开了大门,用砖灰色的浆水,把墙面粉刷了一遍,然后让人在砖缝上,用白色石灰水重新描补,做出一副新砖墙的假象,屋里的墙面,则用石灰水粉刷干净,以前破败的屋子,便焕然一新。
这时,石卫村那边,送来了半成品的桌凳,这边的木匠,只需要把榫卯连接好,桌子便能使用。
文瑾购买的锅碗瓢盆也备好了,饭店开张在即,码头边上,竖起一张大牌子,上面画着热气腾腾的大碗,里面漂着红油,露出大块的肥肉,上面有简介,还有指路的箭头。
刘三景领着人,在湖边租来的房子里,按照文瑾的要求,清洗好买来的猪下水,送到饭店去,保山和石榴,都系上了围裙,充当大厨。
文瑾的饭店,主打的是肥肠高汤泡馍。这是文瑾前世,在陕西吃的一道著名小吃,叫葫芦头泡馍。烙饼掰成块,加入滚开的高汤,倒出,再加入,直至热透,然后加焯过水的黄花菜、木耳、粉丝、卤熟的肥肠,再浇高汤,淋上红油或香油便成,吃起来汤鲜肠肥,又香又热,正是冬季里人们的最爱。
对于钱多的人,文瑾备了小菜:猪头肉、口条、猪耳、猪肺、猪心、猪肚子,这些多数是拼盘,猪肚子还有做成热汤的,另外,还有爆炒腰花、黄焖猪蹄等,文瑾把时下人们摒弃的猪杂,利用到了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