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贵女_作者:风飞凤(848)

2018-12-31 风飞凤 种田文

  但巨荣朝的统治基础,却是有钱的士绅,现在若是拿他们开刀,无异于自毁长城,肯定会引起动乱。但任由穷苦百姓那样衣食无着,这巨荣的国运,也不长久。

  “传南海王钱隽。”永昌帝对内侍道,关键时候,他知道董进才出的主意都不靠谱,沈明昭病了,那就只能靠钱隽了,在这一时刻,永昌帝还暗自庆幸多亏让钱隽回京了呢。

  钱隽刚刚接旨给儿子指婚,正带着儿子来宫里谢恩呢,所以,给永昌帝传口谕的太监刚出门就碰上了,他立刻掉头给皇上传讯:“南海王带着公子来谢恩。”

  “传!”永昌帝赶紧道。

  钱隽和儿子给皇帝磕头,竭力把永昌帝赞美了一番,让皇帝的心情略好了些,他让钱隽和金金坐下,随便拉了几句家常,便开始考金金的学问。

  这十年在南海,金金无论练武还是读书,一样也没落下,期间钱隽还让他跟着商队,去了不少地方,可以说书本上的知识、和阅历都不欠缺,永昌帝考了一会儿,自己觉得很满意,便笑着道:“你也是咱钱家子弟,这巨荣朝安危,也有你的一份,给你派个差事吧。”

  “谢圣上赏识,钱朝阳一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负皇上厚恩。”

  “嗯,不错,你去兵部如何?”

  “臣遵旨!”

  皇上让人写了旨意,他用了玺,交给金金,让他退下,这才把沈明昀的奏折给了钱隽。

  钱隽粗略看了一遍,心里暗自揣测皇帝的心意,他给自己看这个,肯定是对二舅的提议动心了,但也知道此事难做,大概想把自己派去,辅佐二舅了。

  “南海王认为,此事可不可实施?”

  “难度很大,但不能说不可实施,若能推行开来,对朝廷补益甚大。”

  “嗯,朕也有此意,可,沈大人在江南时日太久,朋友旧僚,这一下就要得罪个遍呀,朕怕他撑不下来。”

  “是,陌生人好说,关键是家人、亲戚和朋友。”

  “朕有意把沈大人调到内阁,接替其兄的大学士之职,你看如何?”

  钱隽惊讶:“这个,两个都是我的舅父,我自然看他们都是好得不能再好了,也觉得皇上的安排十分妥当,可我的意见不作数啊,我得回避呢,皇上,这个问题,你不能问我。”“没事,我知道你,总是把国事放在亲情的前面,举贤不避亲嘛。”钱隽立刻摆出一副感激涕零的模样,永昌帝见了,心里特别舒服,他继续问道:“可你说说,这江南两省谁去主持好?”

  第三百五十六章 去世

  钱隽凝神沉思,他不想去,估计皇上也不会让他去,但皇帝是想让自己推荐一个,还是已经有打算了呢?

  钱隽半天想不出来,永昌帝有些着急,自问自答道:“你看让太子去历练两年,如何?”

  “太子,太子聪慧明理,做事没问题,微臣只怕他年轻气盛,被人暗算了。”

  “这个不难,让张大人去辅佐就行了。”

  钱隽低着头,唯恐自己目瞪口呆的样子让皇上看见,顿了顿,他才抬头言道:“太子肯定不可授官,而张大人已经位列三公,也不可以给个两江总督,他俩去,只能是监督,皇上还得派个人才行。”

  “嗯,此事一时半会儿也不能实施,你回头再想想,想好了给朕上个折子。”

  “是!”钱隽答应之后,行礼退下,一路眉头紧锁,江南两省,乃是巨荣朝的钱袋子,但近几年因为土地兼并厉害,连商业也被世族大家垄断,免税的额度太大、面积宽广,税收竟然一路下滑,这两年比南海还少,他知道二舅是个眼里揉不下沙子的人,给皇上上这个折子,修海堤乃是借口,推行新政,才是他的真正目的。

  皇上把沈明昀调到内阁,就是怕他的改革,被来自朝廷的压力破坏,可执行变革的人,到底该选谁?既要有威望,又要立志革新,还必须有雷霆手段,敢做担当,钱隽把巨荣朝的几十个封疆大吏从头想到尾,又从尾想到头,也没有找到合适的,不是太滑头,就是太迂腐,要么就是有贪腐的疑点……

  一连几天,钱隽都拿不定主意,他要给皇上些奏折,自然除了人选,还要根据此人的性格和能力,给皇上一个可行的改革步骤和推行方法,这是关乎巨荣国运的大事,他不得不郑重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