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提醒娜仁太王妃,不要太把钱隽这个靠山当回事,靠山山倒,靠谁水流的事儿,每天都有发生。
娜仁太王妃哪里不明白董太侧妃的意思,她装糊涂道:“南海亲王不是要在京城守孝三年吗?他走了,大少爷这个代郡王也得留下的,他要等四爷长大,把爵位还回来,才能去南海。”
“哦,大少爷从小就老实,肯定会好好照顾四爷的。”
娜仁太王妃的嘴角几乎察觉不到地抽搐了一下,她虽然觉得钱隽人好,但六年后会发生些什么,谁又能预测得到?钱璋能不能顺利拿回爵位,她还真没把握。董太侧妃眼神一闪,她就是要让娜仁太王妃不淡定,再说,她一辈子做小人,哪里能理解钱隽一家的心思?她料定,金金代袭王爵,肯定会为自己谋算些什么的,别说家产,爵位带来的收益,一年也相当可观的,而王府里的应酬,则是谁掌中匮谁掏钱,金金不拿钱回来,娜仁太王妃难道就不走亲戚了?那么,钱隽可就赚定了。董太侧妃又瞟了一眼娜仁太王妃,在心里说:“哼,时间会证明一切的,别得意,你从我这里抠去的钱财,转手又会给了别人,好过了那一家贱人。”
第三百六十章 分家(3)
说也奇怪,董太侧妃虽然没有说出来,娜仁太王妃却分明知道了董太侧妃什么意思,她强令自己打起精神,不管怎么说,爵位代袭没有落到钱浩的手里,此乃不幸中的万幸,她希望自己的眼光没有错,钱隽父子是君子,到时会归还爵位。五年多的时间,说长也长,说短也短,咬咬牙,她能抗过去。
娜仁王太妃一脸坚定地表示:“你说得对,大少爷是个好孩子,不会欺负四爷这个小叔叔的。”
董太侧妃气结,只好跺跺脚走了,她回到屋里,想来想去,最后决定不在分家清单上按手印,就赖定在王府,和娜仁太王妃拼火,谁知没几天就是新的一月,娜仁太王妃就没让人给她送来份例银子,董太侧妃派人去问,回答竟然是:“侧妃娘娘,娜仁太王妃说,你和三爷若是不搬出去,那就是自动放弃分家,今后,她会按王府规定,每月将份例送来,不过,她要你去一趟,你得把放弃财产的事儿,写个字据,同时交出手里铺子的契约。”
董太侧妃气得浑身发抖,她一个月只有二十两银子,钱浩四十两,外加一年四季衣裳和吃饭,总共也就一千五百两,她手头那两个铺子,一年的收益都超过一千两了。
董太侧妃怒气冲冲找到娜仁太王妃,还没说话呢,对方就隔着桌子,把两张纸推了过来:“你自己选,到时候可别怪我不肯容留三爷和你。”
董太侧妃气哼哼地在分家清单上签了名字,还按下手印。
钱浩见自己没有代袭爵位,便知道大势已去,他自认自己是聪明的,只要手头有钱,肯定能由小到大,越赚越多,便觉得没必要和娜仁太王妃多磨叽,当家丁把他叫到大厅,他毫不犹豫在母亲的名字前面,签下了自己的,还按了手印。
“三爷哪一天搬家?”娜仁太王妃一点也不客气地问。
钱隽有意让人透露消息,让娜仁太王妃知道代袭的事儿都是董进才在捣鬼,娜仁太王妃现在看到董太侧妃娘儿俩,便气儿不大一出来,连最起码的虚与委蛇都不愿意做。
“会很快的。”钱浩很自负地回答,他认为,有第一首辅的舅舅,自己的日子怎样也不会差了,他在前年考了举人,却在春闱受挫,本来明年可以再下场,却碰上了仁亲王去世,他得守孝三年。
董太侧妃为了儿子现在高不成低不就,苦恼不已,正在屋里烦躁,钱浩进来了:“侧妃,太妃问咱什么时候搬家,哼,父王去世,她已经是风中残烛,随时都会灭灯,竟然还敢威胁于我。”
董太侧妃紧张地问:“你说时间了吗?”
“没有,但我一天也在这里呆不下去了,咱们还是早点搬出去。”
“可是只有几万两银子的家底,我们坐吃山空,可怎么办呀?”
“侧妃,我的娘啊,你儿子现在都二十多了,难道就不会想办法?我是没有中进士,对不起娘的殷切希望,但我已经是举人了,已经有能力做个官吏,反正又不能考试,还不如让大舅给我安排个事儿做,家里也多了一份收入。”
“不,不,心急不得,你还是在家安心读书,四年以后参加考试,这才是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