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贵女_作者:风飞凤(890)

2018-12-31 风飞凤 种田文

  梅贵妃点头,她说了许多话,又坐了一会儿,情绪转移,身体也有消耗,终于感觉到饿了:“彩凤,让厨房送些粥过来。”

  彩凤感激地看了文谨一眼,退出去布置去了,梅贵妃两天没怎么吃东西,这一顿也只能吃粥,外加几样清淡的小菜,文谨看她洗漱着装,又看她吃过,昔日聪明干练敢想敢干的梅贵妃又回来了,这才放下心来。

  解决了一个问题,文谨想起了第二个:“贵妃娘娘,你刚才说宫里谣言不止,那个林长山干什么去啦?以前有郭公公,这宫里宫外,可没有一丝儿的异动。”

  “唉,林长山也是个好的,可这几年身体也不行了。”

  “怎么回事?郭公公如何能把大事托付给一个病秧子?”

  “唉,林长山前年忽然大病了一场,太医也说不清到底是什么病,有人猜测是中毒,但却说不清什么毒,他本有意让自己的差事交给徒弟,可惜皇上不放心那个人,事情就这样搁置下来。”

  文谨扶额,她回来也是事情多多,太子又聪颖能干,他的光华,把这些潜流都掩盖了,现在,事情浮出水面,才发现梅贵妃这边表面四平八稳,实际上早就千疮百孔,漏洞百出。

  文谨傍晚出宫,说好第二天再照顾梅贵妃,两人虽然想要振作,但林长山病重,贵妃手头一时人手不足,而文谨这边,钱隽不在京城,也没有人手可用,事情眼看着陷入被动。

  回到家里,天已经黑了,钱钱正在外院的书房教子夜读书,听闻母亲回来,一起进内院问安,桂圆和芒果已经困了,腻在文谨身边舍不得离开,但上下眼皮却不听话地直打架,文谨把她俩交给奶娘,然后向两个儿子说了事情的实际情况。

  子夜最先发言:“娘,二皇子灏琳哥哥可聪明了,一篇文章,看一遍就记住了,他就是太调皮了,不然,谁敢说他一个不字。”

  “二皇子怎么个调皮?”

  子夜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我也是听人说的,二皇子比我大多了,和哥哥差不多,我在宗学,他早就走了。”

  “听说也行,你说。”文谨很想知道二皇子到底怎么了。

  “先生说二皇子恃才而骄,他那时候听课,特别喜欢用圣人的话反驳先生,尤其有个姓孔的翰林,他自称是孔圣家族的旁支,二皇子很不喜欢他,他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二皇子就问他什么叫水能载舟,水能覆舟,孔翰林讲天圆地方,二皇子问他为何没人见过天边,反正,孔翰林说什么,二皇子都能把他问住,孔翰林最不喜欢二皇子。”

  文谨理解二皇子那种感觉,一个聪明绝顶的学生,遇到一个蠢笨迂腐的老师,两人关系肯定很僵。

  子夜又想了想:“听说,有一回先生带宗学的学生去劳军,二皇子却悄悄带着两个同窗,把抛石机给拆了,他说想看清楚,造出一个更厉害的,被先生训了一顿,罚抄了两遍《论语》。”

  “可怜的二皇子,他那么聪明,说不定真能做出更厉害的抛石机,可惜碰上了一个不善于引导的先生,真是朝廷一个巨大的损失。”

  钱钱点头:“母妃所言极是,二皇子不是调皮,而是太聪明,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他的所作所为,根本就超出那些笨蛋的想象。”

  文谨摇头:“对二皇子来说,的确很悲哀的,太过聪明,竟然被一再误解,难怪他大了后有些愤世嫉俗,外面经常传他闲言碎语,我还当他难当大任呢,看来,只要好好引导,二皇子完全可以顶起大皇子的太子之位,使巨荣朝继续兴旺发达。”

  “母妃想法虽然好,就怕朝臣不愿意支持二皇子继承大统。”钱钱虽然避世修行,对俗世并不陌生,说话完全符合常人的思维习惯,文谨十分欣慰,难怪他师祖说他还有几十年的俗世生涯。

  文谨又想起父亲,肯定是钱钱和外祖父在一起,听多了他讲俗世的故事,这才没有和俗世脱节。

  这个时代的人,都睡得很早,起床也早,文谨让两个儿子去外院休息,自己也洗漱之后歇了。

  第二天进宫,正和梅贵妃讨论如何把二皇子钱灏琳推上太子宝座,有个内侍急急走进来,梅贵妃看到她,神色不由十分紧张:“又有什么事情?”

  贵妃已经遣出了宫里的闲杂人等,只留彩凤和南海亲王妃,那内侍看了看,跪下说了起来:“南边传来消息,江南出了个邪教组织福神教,已经打出了反旗,震阳知府身边的师爷刘勤,乃是邪?教的一个总护法,就是他派人害了太子,南海亲王已经亲自督促江南都督全力剿灭福神教,要为太子报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