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贵女_作者:风飞凤(938)

2018-12-31 风飞凤 种田文

  还好当时为了保险起见,孙超让董进才和柯克族订立的文书一式四份,由几个领头的人各带一份,他觉得国事要紧,便先领着自己人,重走无人区,历尽艰险,回了巨荣,到了京城时,又是半年过去,距离董进才出使,已经两年了。

  朝廷的格局,在这两年里并没有太大变化,沈明昀提出的新政,在江南取得成功后,已经在中原的几个富裕省份开始推行,虽然阻力不小,但依然全面铺开,朝廷税收大为增加,永昌帝十分高兴,现在每天听着臣子谄媚,赞他乃巨荣中兴之君,是千古明君,日子过得乐淘淘的。

  第四百一十一章 震惊

  接到孙超交上来的“国书”,永昌帝很高兴,董进才被俘,需要重新派人和柯克族接洽,让那边派使臣过来,向巨荣称臣。

  孙超虽然官位低,但也算是立下大功的人,永昌帝亲自召见了他。

  孙超在觐见之前,宫里和礼部,都派人重新教他面君的礼仪,孙超觉得自己这辈子,能不能飞黄腾达,就在此一举,他知道自己人微言轻,说出的话未必皇上能听进去,可若是不说,难得的机会就会白白流失,他绞尽脑汁想了几天,写了一本奏折,准备面圣的时候交给皇上——这也是个很有野心的人呢。

  永昌帝见孙超,本来就是做给朝臣看的,很意外孙超竟然敢给自己上奏折。

  “皇上,微臣认为,北疆沿海那一片无人区,很值得开发,若是能建立一条通道,和柯克族人聚集地接上,我巨荣朝的疆土,可就又大了一个省呢,这都是皇上的荣耀啊。”

  “开发?如何开发?”

  “微臣看了,那边无人区,多是沼泽地,朝廷可以移民过去,挖排水沟,那些沼泽地就能够耕种,皇上,那里,可是黑土地的,比中原的黄土地肥沃多了,建设的好,将成为咱巨荣的米粮川也说不定。”

  永昌帝对孙超的提议大感兴趣,他又仔细问了些具体问题,这才让孙超退下,随即便召集近臣,商量孙超所说,是不是可行。

  文谨听了丈夫转述孙超的话,便怀疑此君和自己是老乡,她建议钱隽:“王爷何不让皇帝派孙超带人去开发北疆?若是真做出成绩,开垦一府的土地,就封他做知府,开出一省的土地,那就让他做都督啊。”

  “胡闹!”钱隽虽然笑着,但语气却是严肃的,“他要是翅膀硬了,造反怎么办?”

  文谨一愣,推了丈夫一把:“那就做布政使,朝廷另外派武将,守护国土。”

  “我想想!”钱隽以前挺欣赏孙超的,但这家伙背着自己,向皇帝献媚,这让他心中很不爽,他不是贪婪孙超的这点功绩,而是对这人太过有心机,起了反感。

  “王爷,水至清则无鱼,北疆开发,还真得孙超才行,你何不给他机会,让他为朝廷做点什么呢?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你不能因为他野心勃勃,便不肯开发北疆。”

  不是文谨欣赏孙超,也不是因为他是老乡,便心有偏颇,而是,文谨知道,开发那片沼泽地,只有孙超这样,带着后世更高的科技知识的人,才会做得更好,再说,孙超现在官职很小,还不足以把他当成董进才一类的人来防着。

  有文谨说情,又有永昌帝的欣赏,孙超果然被派到了北疆,但唯一让文谨放不下的,孙超竟然套用了建设兵团的模式,从这几年的几个受灾区,招收了大批家境贫寒生活无着的贫民,按照军队的编制,开赴北疆。

  因为孙超的人马,肩头抗的,都是锄头铁锨,永昌帝对他毫无防备,钱隽知道自己给皇帝说什么,起不到好的作用,皇帝反而会觉得他嫉贤妒能,便把自己的忧心,说给了太子:“此人可用,若是立功,金银财宝只管赏,但在没有确定他忠诚的份上,千万不可委以重任,尤其是军权。”

  太子深以为然:“南海亲王放心,我知道他,但愿现在,他是少不更事,才那么处心积虑。”

  “但愿。”

  钱隽这天,忙到傍晚才回家,进了大门,就觉得家里气氛怪怪的,他问管家,才知道二儿媳妇病了,钱隽走到内院,听说他的王妃都亲自去了儿子院子,这才意识到,肯定是出了大事。

  二奶奶兰氏,半年前生下一个男婴,就在阖府准备庆祝之时,她不小心给儿子盖被子时,捂住孩子的口鼻,硬生生把一个可爱的小婴儿闷死了,为此,文谨狠狠伤心了一把,把奶娘和兰氏身边几个仆妇都转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