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爱马文才_作者:祈祷君(1281)

2018-12-27 祈祷君

  “家师自言不下山久矣,也不知现在天下出了多少英雄,但想来我大梁人才济济,总不会是难事,所以才命贫道下山,将此刀献给陛下。”

  陆修远这话不咸不淡的一说,便有几个刚才连刀都挥舞不起的武将面红耳赤,也不知是气的,还是羞的。

  萧衍见众臣在陆修远那碰了个软钉子,反倒开怀起来,笑着夸赞他有陶弘景的风范。

  再看持着“断水”的马文才时,萧衍眉头微微蹙起,叹息道。

  “剑是百兵之君,刀是百兵之胆,此乃勇士之兵,朕已不御驾亲征多年,这样的宝刀献给朕,也只能束之高阁,实在是可惜。”

  陶弘景之前献给皇帝的十三把武器,全是宝剑。

  天子佩剑是一种礼仪,祭祀时经常要用到,所以那十三把闻名遐迩的宝剑并不只是看看而已,也代表着“君子”的威仪。

  但是这刀献给皇帝,那就真的有些浪费了,以萧衍现在的身份地位和年纪,又不能上战场厮杀。

  一想陆修远刚才的话,明显是陶弘景不愿这两把杀器落入心怀叵测之人的手中,也不愿流落他处,所以交予萧衍处理的。

  他环顾殿下,目光从几位峨冠博带的高门公卿身上扫过,见他们看利器如同热闹一般的神情,实在无法想象他们挥舞宝刀的样子;

  他的目光又从武将们身上扫过,却丝毫生不出赐给他们的想法。刀是凶器,是如虎添翼还是为虎作伥,全看人心如何考量。

  萧衍思索了一会儿,好似完全没注意到殿中不少人炙热的期盼,将目光转到了持着“断水”纹丝不动的马文才身上。

  “陆道长有句话说的不错,自古宝刀配英雄,既然这两把是新铸的宝刀,自然也要配年少的英雄……”

  萧衍看着面前的马文才。

  此时他长身玉立,虽眉目俊秀,因坚持习武而有着寻常文臣没有的矫健身姿与轩昂气度,相比较起过于文弱的公卿或是过于雄壮的武将,这样的少年君子自然更符合萧衍的审美。

  “佛念,你并非出自将门,虽已经领军作战,却不似旁人有家传的武器,我看你一直没有趁手的兵刃,这两把刀,朕便赐予你。”

  萧衍口谕一出,满座皆惊。

  “愿你得到这两把宝刀后,能武运昌隆、百战不败。”

  一时间,满殿羡慕嫉妒的目光几乎能戳死了马文才,就连马文才自己都被皇帝的“恩赐”惊得目瞪口呆,提着“断水”好似傻子。

  待回过神来,他立刻撑着“断水”半跪下身子,诚惶诚恐道:“陛下,臣实在不敢妄称‘英雄’,陛下将这两把‘宝刀’赐给臣,实在是让臣不敢领受!”

  萧衍就喜欢马文才这样的“忠诚”,他越是辞而不受,萧衍就越要给他,这也是为君王的威严。

  “朕都夸赞你是‘少年英雄’,谁敢不认?”

  他顿了顿,又说:“再者,陶真人既然是托朕为两把宝刀找个主人,那朕将宝刀给你便也是这个意思。若你找到真心实意承认的‘英雄’时,将刀赠与对方也无妨。”

  萧衍说着“真心实意”几个字时,一字一顿,意味深长。

  “搞半天是希望自己能把刀传给他儿子。”

  半仰着头的马文才,心中一下子就懂了。

  闻言,他没有再谦虚,眼看着皇帝命人将“断水”和“照渊”重新放入匣中,命人送去他的住处,也坦然领受了众人对他的异样目光。

  只是在他谦逊低头时,余光却闪过一抹诡谲之色。

  他马文才吃下去的东西,想要让他吐出来,可没那么容易。

  第423章 洛阳之乱

  从大殿里出来, 陆修远刻意等了一会儿,等到马文才出来时,才不紧不慢地凑上前攀谈, 在外人看起来,倒像是因为师门的宝刀给了马文才,特意叮嘱些什么, 并不打眼。

  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他们并没有旁人想象的那么生疏。

  “马侍郎, 他……可方便拜访?”

  陆修远压抑着自己的急切,轻声问他。

  而后, 又像是怕他误解, 解释着:“我不是催促, 只是我师弟孙进之不拘小节惯了, 我怕他留得久了, 会得罪了祝郎君,让他不喜。”

  马文才是何等聪明之人,反倒从陆修远的“担心”中听出了一些不满、埋怨,甚至还有些……嫉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