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爱马文才_作者:祈祷君(1295)

2018-12-27 祈祷君

  皇帝要单独见太子,就连马文才也不能入内,所以马文才将太子送进禅房后,就去了前面,生怕在门外听到了什么不该听的。

  马文才心里记挂着魏国的战事,摸回了前殿,正值文武大臣们商议如何把皇帝请回去。

  “陛下会生气,无非就是想北伐被我们扫了兴,找个台阶支持北伐,不就结了嘛!”

  “你说的轻巧,一句‘北伐’下去,牵一发而动全身,别的暂且不提,太子之前说的征兵和粮饷都是大问题。军费还好,粮食是死也不能动的!”

  管理户部的大臣咬牙切齿,“现在到处都缺粮,官仓能囤这点粮食,都是为了灾年救命的!”

  “你要给军费人家也不要啊,现在铁钱别人都不收,宁愿要粮食或者布匹。”

  一群大臣俨然把同泰寺待客的殿舍当成了朝堂,七嘴八舌地讨论起国事来。

  萧衍治理国家这么多年,一直十分勤勉,所以本朝官员的风气比前朝好的多,大部分上流的官员都是负责的,就算有些性子散漫的也会选厉害的副手,对于朝政并不陌生,不会出现“何不食肉糜”的现象。

  旷朝三天,他们也很着急,只是无从发泄。

  “谢中书,你说,我们该怎么请回皇帝》”

  他们焦急着想要请回皇帝,却始终不得法,最后只好把皮球踢到了谢举身上。

  “你们说,寻常僧人想要还俗回家,要怎么做?”

  谢举眼皮子都没抬,轻飘飘丢下一句。

  “你是说,花钱向寺院赎身?”

  几个大臣吃了一惊,立刻跳了起来。

  “陛下又不是寻常僧人,要回宫凭什么要给寺里钱!”

  “就因为不是寻常僧人,更要给钱,而且要给很多钱。”谢举捏着手中的铜钱,递给面前的司农卿。

  “很多这样的钱。”

  几个大臣凑在一起,一见是枚破损严重的铁钱,俱是不懂什么意思,满脸狐疑。

  马文才本来准备迈脚进去的,听到谢举说到“钱”,那脚已经伸出却又收回去了,就站在外面静静地聆听。

  应该主管钱粮的大臣们或是不知,或是故作不知,唯有站在建康令傅翙身后的傅歧“啊”了一声,伸出脑袋道:“谢中书是想把这些废钱彻底毁了吗?”

  傅歧如今已经是金部主事,他性子跳脱,原本并不适合做主事,但他和马文才相处久了,对管理钱财和物资也不陌生,又有陈霸先这样的小弟帮着赚油水,加上自己的父亲是建康令,做很多事都很方便,如今也在这个位置上做的风生水起。

  “傅郎中是金部郎中,掌天下库藏出纳、权衡度量之数,管理两市、宫市交易,果然了得。”

  谢举见这么多人里,反倒是一个小辈明白了他的意思,不由得又是失望又是高兴,因为傅翙和傅异的关系,他也很愿意捧他几句。

  “不如就由傅郎中为诸位使君解释解释?”

  傅歧被谢举的话夸了个大红脸,他是个率直的脾气,有意替傅家长脸,便接过铜钱,让这些大人们看。

  “诸位使君请看,这枚铁钱其实不是一枚钱,而是半枚。”

  他将铁五铢翻了个面,将破损的地方摸了几下,露出被剪掉后崭新的缺口。

  “朝中用钱极荒,铜又不够用,陛下便下令用铁代铜。然而铁钱容易锈蚀、又容易损毁,加之铁器贱价容易盗铸,这几年来,铁钱的使用情况其实不容乐观。”

  傅歧自己平时最怕收到铁钱,情愿往家里扛米袋,也是因为如此。

  “理论上,有损耗的钱应由有司收回重铸,但因为朝中铸造的铁钱肉好厚重,总有百姓设法将铁五铢剪边充作好钱,再拿边沿铸钱;还有的故意造出薄皮的坏钱,再刻意锈蚀充作好钱,一枚往往可以铸成两枚……”

  铁钱一直被人诟病的地方就是锈蚀太快,官府用的大钱是品质最好的,十几年都不会锈蚀损毁,然而经不起别人糟蹋,傅歧给大臣们留面子说“民间”,其实百姓会这么做的不多,带头损钱更多的是心思灵通的商贾和士族。

  “现在私钱和坏钱排挤官钱充斥市集,故而要么制范不统一、要么重量极轻,现在官钱已经寥寥无几,所用的大多是‘坏钱’。十年前之前我在市中买一斗米只需五钱,五年前我需十钱,如今我买一斗米却要一百二十钱。诸位使君,若要这样继续下去,我很怀疑接下来再买一斗米,需要用钱车来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