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兜比脸还干净啊……”
他看着自己的钱袋自嘲,叹了口气,认命的将钱袋塞回了怀中。
***
这边,祝英台拉着马文才进了屋,立刻便扑腾扑腾地在屋子里翻箱倒柜了起来。
她素来简朴,穿的是学馆发的儒衫,用的是学馆给的文具,除了吃的和寝具比别人好的多,论讲究甚至还没乙科那个胖子刘元多,再加上她家中甚至都没给她带看家护院的侍卫,所以马文才也没想过她能带着多值钱的东西。
但祝英台的东西确实不少,否则马文才刚刚入舍的时候也不会让家人把自己许多东西都抬到山下别院去了。
只见他翻箱倒柜了好一会儿,从各个箱笼里抬出六七个盒子,各个都是精美的漆盒,贴着漂亮的图案,平滑的光可鉴人,又轻巧又精致,倒让马文才稍感意外。
光是这平磨螺钿的漆盒,就足以换回不少财帛了。
等祝英台把那盒子打开,哗啦啦倒了一地,马文才就不是惊讶,而是饱受惊吓。
叮叮咚咚被铺开的,是各种形制的发簪,类似马文才头上这美玉雕琢的都有七八根,更别说还有固定冠帽的琉璃笄,镶着猫儿眼的短簪,以及帽上装饰的珊瑚珠、拇指大小珍珠做的的充耳……
随便哪一个拿出来,便是甲舍里谁家的公子,都足够带出去见人了。
“我娘喜欢打扮我,怕我穿的寒酸被人笑话,每套衣服都配了不同的配饰。其实我一天到晚在馆里穿儒衫,带着纱冠,哪里有机会用这些。”
祝英台露出苦恼的表情。
“随便哪个没插稳摔了,我都要心疼一辈子。”
就像是觉得马文才被惊吓的还不够似的,祝英台又揭开了个盒子,里面放着七八块玉佩,真的是佩,一套七块,可拆开也和组在一起,用丝带和珍珠串成三组,当祝英台提起那一串玉佩时,明润透亮的玉佩撞击在一起,发出悦耳的叮咚声。
“我娘叫我压袍角的,怕风大了吹翻了下摆,我嫌重摘了,你觉得这个如何?我觉得姚先生行动大开大阖,大概不会喜欢这个。”
君子“玉不离身”,佩玉撞击并不是为了悦耳,而是起着一种提示作用,提醒佩玉男子的行止必须从容适度。走快了,佩玉的撞击声非但不悦耳,而且很乱;走慢了,力度不够,佩玉就不会发出撞击声。只有不疾不徐,从容适度,佩玉才会发出悦耳的声音。人起坐时也是如此。
也正因为如此,只要听到声音,世家子便能判断玉的好坏,如今祝英台像是提着大白菜一般提着的,是只有最纯洁的美玉才能发出的“珩铛佩环”的声音。
马文才低头看了一眼自己压着袍角的玉佩,只觉得它像是地摊上捡来的。
哗啦啦。
各种五兵造型的配饰被倒在地上。
哗啦啦。
各色带扣闪的人眼花。
马文才起先还觉得眼花缭乱,心惊肉跳,到后来被她一个个揭开的漆匣引得麻木,甚至感觉突然有块和氏璧出现在自己面前都不奇怪。
祝英台见马文才紧抿着嘴一言不发,还以为东西不合适,等到大部分盒子都打开都没等到他的回应,直到最后一个盒子时,祝英台开了看了眼就合上了。
作者有话要说: “哎呀这个太俗,送不出手。”
马文才余光从那盒中扫过,被一片金光闪闪刺得几乎睁不开眼,大约是一堆铸成讨喜模样的金块。
若是平时,马文才自然也对这样的俗物不屑一顾,可现在却几乎是双眼放光地盯着那个漆匣不放。
“且慢!”
见祝英台要把这盒子收起来,马文才连忙伸手阻止。
“相信我,姚华现在最需要的就是这个!”
小剧场:
马文才:(尔康手)“相信我,姚华(和我)现在最需要的就是这个!”
祝英台:(瞪眼)瞎扯,先生才不会这么俗!男神怎么可能死要钱!
贫穷的姚华:……
贫穷的梁山伯:……
贫穷的傅歧:……
刚刚贫穷的马文才:……
会稽F4,阿不贫穷贵公子,表示自己还可以再俗一点。
第79章 天生贵种
在南朝,庄园主不一定有钱,但最有钱的一定握有庄园。
因为士族不必交税,又可以按照法律占山围田,整个江南地区的土地和良泽大山早就被圈占一空,能够善于经营的庄园主可以立几百年不倒,靠的就是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不断依附的荫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