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爱马文才_作者:祈祷君(482)

2018-12-27 祈祷君

  现在这种情况,他急着向妻子表功自己以往的善事不是白做了,当然来不及去请街上的书生看信,只好厚着脸皮请他们读一读。

  这信是祝英台送来的,祝英台自然是责无旁贷,笑嘻嘻地走了过去。

  “我来看看,我帮你读!”

  她接过信,将信纸一展,眼睛随意扫过,正准备读出来,突然声音一收,像是被人突然掐住了喉咙,眼睛里也露出了惊讶。

  祝英台素来是个好说话的性子,要帮人读信自然不会刁难,如今这幅样子肯定信上有什么不对。

  离她最近的梁山伯很是自然地上前一步,状似无意地看了过去,心中也叹了口气。

  “这,有,有什么不对吗?”

  见一个两个都不说话,方天佑有些不安地搓着手。

  祝英台拿着信纸的手攥得死紧,一旁的梁山伯怕她难受地发作开来,便从她手中接过了信纸,又安慰似得拍了拍她的肩膀。

  “没什么不对,只是你这外甥字写的太潦草,大概是为了赶时间匆匆挥就,分辨起来有些麻烦。”

  梁山伯是这一群少年里看起来年纪最大的,又表现的稳重,他轻描淡写地解释着,方家夫妻也就信以为然。

  “他这信写得文绉绉的,我要直读恐怕两位也听不明白,我就把大意说一下吧。”

  梁山伯说。

  “是是是,我这外甥什么都好,每次写信回来都得让外面的先生换成大白话我们才听得懂!有劳了,有劳了!”

  听见梁山伯这么一说,方天佑大喜过望,对他们更信任了几分。

  “李兄在会稽学馆问几位的好,问方婶子的孩子有没有平安生产下来,是男是女,家中人可还都安康。”

  梁山伯随口“直译”着,这也是写信的人开头最常见的寒暄,他也没有造假,李思田确实是这么说的。

  “李兄说,听闻浮山堰出事,沛县也在淮水流经区域,心中实在是不安,他担心诸位田地和庄子被淹,明年会没了出产,想问问舅家还有没有余粮和余财……”

  梁山伯又继续说道。

  听到梁山伯原原本本本的把信堵了,祝英台眼神中露出惶恐,有些害怕地看向马文才。

  马文才不明所以,但见方婶子和方天佑脸色渐渐不好,祝英台眼神也有些不对,脑子里开始思索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李兄又说,要是舅家遇到这水灾,家里实在紧张,年后会稽学馆和家中的所需,他们就暂时不必舅舅家挂心了,他们会想法子把这段时间熬过去,还请舅舅和舅母保重身体,万事以自家安康为先。”

  梁山伯话音一转,先抑后扬,说出来的话也特别漂亮。

  方家夫妻原本有些难看的脸色又重现阳光,满脸都是兴奋和感动。

  “就知道这孩子以后有出息,现在就会想着我们了……”

  方天佑擦着眼泪。

  “这书没白读,不枉我勒紧裤腰带也供他上学。”

  就连抱着孩子的方婶子都一脸感慨。

  “以前也来过我家,看起来不像是个情深意重的,向他说话也爱理不理,没想到是个内秀的,是我们都看错了。好孩子,真是好孩子啊……”

  那祝英台没想到这般变化,看着梁山伯目瞪口呆,只见梁山伯若无其事的放下手中的信函,见祝英台看他,微微眨了眨眼,笑而不语。

  祝英台被他这一下的急智和体贴撩的有些面上发热,不自在地看了看自己的脚尖。

  这祝英台的原身是个天才,一目十行技艺超群,那一下看完整封信一颗心真的如坠冰窟,之后完全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梁山伯这么一遮掩过去,等于是救了她的大急了。

  这家又哭又闹又笑,马文才还好,算是耐得住性子的,傅歧却是已经有些不耐烦了,身边的大黑也在躁动怕是尿急,所以傅歧看了看现在,好像不会再寻死觅活了,就催促着赶紧走。

  “这都大中午了,我们回去吃饭吧。”

  傅歧的话一说,方家夫妻齐齐脸红。

  “按道理,应该是要留几位用饭的,就算是粗茶淡饭也是我们的一点心意,可现在家中的情况几位公子也看到了……”

  方婶子羞惭地捂了捂脸。

  “我们,我们对不住各位……”

  “好了好了,你们家还是想着怎么保住这么点米吧,我们哪里缺你们家这口吃的,还有好几封信要送去衙门,帮着转交呢,我们也赶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