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佐吏恨声道:“要是傅歧或是马文才在这里,带着家将部曲要人,哪里有这样的事情!”
几个都使都是会稽人士,俱都听过这几位“天子门生”的名字,就是不知道这新任的鄞县县令和他们有什么关系。
听说那几位都是士族出身,照理说不会和他们这样的吏门寒生有交情。
就在几人议论纷纷间,突然有门子来报,说是衙门外冲进来好几个人,七手八脚地把梁山伯抬了回来,往大堂里一丢,就走了。
这下子,众人骇然。
等他们冲到大堂里,只见奄奄一息地梁山伯躺在地上,只有出气,没有进气,喘得像是拉破了的风箱。
“梁县令!”
“令长!”
几个都使迟疑不定地看着地上的梁山伯,将他搀扶了起来。
“劳烦,劳烦诸位,去把杨勉、刘主簿诸人捉拿归案,追还这几年被贪墨的粮草……”
梁山伯气若游丝地吩咐着。
“我,我这里无事。要再拖下去,我,我怕他们要跑了……”
“还管什么粮草,先找医者要紧!”
几个都使大惊失措,连忙喊人去找医者。
“他们绝想不到我都这样了,还想着这个。”
半躺着的梁山伯一边咳嗽,一边摇头,死死攥着一个都使的手。
“去,去抓人,除恶务尽……”
那都使惊讶地看着他,没想到一个看起来下一刻就要断气的人,力气能这么大。
除了意志过人,找不到其他理由了。
他敬佩地看着梁山伯,重重点了点头。
“你放心,世子让我们协从你行事,在你还能理事时,我们必定尽力相助!”
梁山伯眼中露出欣慰的笑容,还未说话,先剧咳了一阵。
待掩着口鼻的袖子移开,那袖子上已然一片血迹。
作者有话要说: 小剧场:
“你放心,世子让我们协从你行事,在你还能(没)理(有)事(死)时,我们必定尽力相助!
N久以后。
累成狗的差官们:(狐疑)妈的,我们都要累死了,他个病秧子怎么还没死?!
第249章 长相疑云
公主祠外, 提着几瓶酒的傅歧扭扭捏捏,死活都不愿意进去。
“你搞什么?”
孔笙看了眼身前的褚向,压低了声音问他。
“不是说好了一起祭拜晋陵长公主吗?”
“要去你们去。”
傅歧看着公主祠里进进出出的小娘子、老妇人们, 头皮一阵发麻。
“我不想和一堆女人挤。”
那边的马文才瞟了他一眼, 知道他脑子里又不知道在想什么了,索性从他手中拿过“秋香”, 先抬脚进了公主祠。
这座祠堂只是民间百姓建的, 按理应该并不华丽, 祠里也应该充满了民间的惯有审美——例如披着红红绿绿衣衫的神像,以及各种俗不可耐颜色堆砌在一起的木雕等等。
可出人意料之外的,整座公主祠的风格清静雅秀,那座主祭的神像虽然面目模糊, 却也看得出眉目端丽身姿婀娜, 应该不是出自什么乡野木匠之手。
而且无论是头上的发型发饰,还是身上的衣着披帛,均是京中贵妇的惯有打扮,神像上衣衫的料子, 也确实是绫罗丝帛无误。
大概正是因为这座“公主像”美丽的已经超过了乡人们的想象,所以才会如此香火旺盛,以至于人们甚至觉得哪怕只要是祭拜它都会变美。
看着享堂里跪伏一地许愿的信女,居然有不少人的服饰、发饰模样都是模仿这座雕像的,没有金银,就用铁的,没有璎珞, 就用刷上红漆的木珠子……
让马文才等人了看了,一时有些啼笑皆非,又有些感慨。
女人的爱美之心,真是无论什么身份,俱是一般。
似乎有些约定俗成的,这里只有女人来,他们几个年轻后生东看西顾,竟没有看到一个男人。
待那些许愿的小娘子、大肚婆们抬起头来,发现堂中多了几个郎君,一个个抽气的抽气,羞红了脸的羞红了脸,还有大着胆子使劲往这边瞧的。
他们几人都出身士族,无论是长相还是气质,都能看的出不是来这里的人物,这也越发让她们好奇,这些郎君来这里做什么。
然而很快的,她们的羞涩也没了,笑意也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