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爱马文才_作者:祈祷君(846)

2018-12-27 祈祷君

  几方一起施压,即使是最懒惰的农人也乖乖回去侍弄田地了。

  即使梁县令让他们打了白条,以官府作保说要替他们先还欠粮,回头秋收再还给官府就行,可看他那病恹恹的样子,说不定第二天就蹬了腿,到时候再来的县令可不一定就认账,还是靠自己最踏实。

  一时间,有骂那些士族翻脸不认人的,有骂梁山伯多此一举害他们重债缠身的,更多的却是可怜梁山伯的。

  惹出一堆事,得罪一堆人,自己一点便宜没占到,被士族捆在堤上伤了身子眼看着随时会死,这县令当的,岂不是可怜?

  可怜个鬼!

  太守府的都使们,看着一边咳血,一边将杨勉等人以“私吞官粮”之罪判了收监押送的梁山伯,一副臭脸。

  “诸位都使,你们都身兼监察之责,在下如此判,可还妥当?”

  梁山伯虚弱地擦掉唇边的血渍,客气地问。

  旁边的文书立刻从善如流地递上判书。

  “妥!”

  臭着脸的都使长挤出一个字,又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职位,将这判书当场确立了下来。

  “这下我就安心了。趁我身体还能支撑,继续下一个案子吧。”

  梁山伯抚了抚似乎憋闷的胸口,张口唤道。

  “下一个,杨厚才之父谋杀案!咳,咳咳……”

  咳咳咳!

  几个都使的胸口更憋闷了。

  一天到晚咳,怎么还没咳死?!

  第257章 身后之事

  梁山伯的办事效率很快, 这种效率放在士族尸位素餐、庶人趋吉避凶的普遍行事风格下,就显得尤为珍贵。

  办事效率快, 也意味着特别容易得罪人,尤其是在他短短时间内就扒了困龙堤、抓了杨勉等恶吏、开仓换了欠条的情况下……

  谁都看得出,每天咳血的梁山伯是活不长了, 这才像是安排后事一样完全不顾后果的去做他想做的事。

  “梁县令, 今夜已经是半个月来的第四波了。”

  太守府的都使冷着脸收回刀。

  “你除了此地的士族,还得罪了什么人?”

  “咳咳,我一介寒生,能得罪什么人?”

  因为是睡下一半突然披衣起来的, 梁山伯的嘴唇有些发白, 看起来像是随时都能断气。

  都使们本想再问,看他这个样子,也不好问了。

  “梁县令,我们明天就得押解杨勉等人返回太守府了。”秦都使叹息着说,“你得罪了此地的士族,破了困龙堤之局,太守必有赏赐赐下,但明面上却不能支持你什么, 你……”

  他本想说“你好自为之”,可想到之前医官下的结论,竟觉得这话都说不出去了。

  梁山伯怕什么呢?

  他都活不过一个月了。

  最后, 他只能拱拱手。

  “梁县令放心, 太守府的赏赐, 我必让上面在一个月内给你赐下。”

  至少,让他的坟茔能修的能见人吧。

  梁山伯听懂了他们的言外之意,苦笑了下,谢过了他们的好意。

  待都使们离开后,梁山伯从枕下掏出了马文才寄来的书信。

  良久后,他发出了一声长叹。

  第二天一早,都使们果真押解着杨勉等人离开了。

  撑腰的人一走,原本还按捺住没有骚动的鄞县大族们顿时动作了起来,不停的让家中管事来官府催债。

  他们就是仗着梁山伯不敢真开官仓替百姓还粮,只是拿着“二转手”的借条想撑到秋收后而已。

  既然如此,他们就让他撑不到秋收。

  “令长,要不,我们干脆闭衙吧。”

  书吏见梁山伯兀自硬撑着每天都开衙,担心地看着他。

  梁山伯见着堂下的同僚,眼神很是复杂。

  他此番去了,对他来说并不是坏事,可对于这些相信他、跟随他一起从会稽学馆而来的同窗来说……

  却是辜负了的。

  “载言,跟我走到现在这一步,你悔不悔?”

  梁山伯涩然道:“你们……你们悔不悔?”

  堂下的学子们在学馆中时尚有学馆发下来的儒衫袍服,到了县衙里,因为都是小吏,穿的也都是灰扑扑的,原本有七分的风度,现在也就只剩了一分。

  加之老是跟着跑田间地头,有不少已经晒得漆黑,浑然不似个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