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爱马文才_作者:祈祷君(978)

2018-12-27 祈祷君

  毕竟二皇子在明面上并没有对褚向有什么优待。

  “那徐之敬怎么办?”

  祝英台脱口而出。

  马文才和梁山伯露出迷茫的表情。

  “什么……怎么办?”

  褚向若一心留在魏国,就算徐之敬劝说也没有用。现在魏强梁弱,梁国也不会为了一个褚向开罪魏国。

  没人听懂,祝英台有些惆怅。

  “不说这些。”

  马文才看着喧嚣的人群,并没有和其他人一般选择看完热闹就离开,而是耐着性子站在城门前继续等候。

  直到远处传来马声嘶鸣、车轮咿呀之声时,马文才嘴角一扬。

  “来了!”

  人人都在关注着使团北上的事情,几位皇子更是率领百官十里相送,于是倒疏忽了一支进城的队伍。

  若是平时,建康城中来了这么一支马队必定要成为一笔谈资,毕竟马在南方不多见,如今也没有多少士族会骑马赶路。

  听马文才说“来了”,几人心头都是一凛,纷纷抬头眺望。

  只见那嘶鸣声越来越近,亦能听到骑士控马的吁声,毕竟已经到了城边,不能再纵马奔驰。

  为首一人虬髯满面、身材健硕,骑着高大的北方马,身后跟着十几个健儿,远处还能看到车队的踪影。

  那人远远看见马文才,伸手嘬唇打了个唿哨,忽听得几声鹰唳乍然响起,半空中有两道黑影向着马文才的方向劈头袭来!

  旁边的梁山伯和傅歧已经变了脸色,大喊着“马兄小心”,祝英台更是拉着马文才要躲,却见马文才避都不避,昂首向天。

  看见徒弟没躲,虬髯之人哈哈大笑,又打了个唿哨,刚刚还做飞扑之势的双鹰一左一右在马文才身边盘旋而过,复又振翅高飞。

  “裴公又捉弄我!”

  眼见着裴公翻身下马,马文才露出只有见到长辈时才会露出的欣喜表情,高呼出声。

  他不忘梁山伯现在是裴家庶出子弟的身份,也拉着他一起上前拜见。

  “总算把您盼来了!”

  第304章 风云再起

  一年后, 建康。

  玄圃园中,欢声笑语。

  如今太子在玄圃园中举行的诗会,已经是文人士子最想要参加的集会。

  这据说是受到玄圃园中各书令史的启发, 起初只是当残章攒的多了后,太子召来大儒名士就各家献上来的残章断句进行讨论、并尝试“补缺”, 并为此设置了彩头。

  而后, 对此感兴趣的人便越来越多,最后发展为每月一次的“固定活动”。

  因为“补缺”考验的是过人的想象力和不同的风格, 太子便没有拘着必须要士人参加,渐渐的,将太子这处“玄圃会”当做敲门砖的人也越来越多。

  有时候哪家送来的残章有些来历, 连皇帝和官员都会跑来凑热闹。

  每次到这样的诗会时, 祝英台就想跑。

  自去年从临川王府被救回来后, 她一下子就成了玄圃园里的香饽饽, 就好像玄圃园发现没了她就不能转一样,越来越多的诗篇堆在她的案前, 有些甚至让祝英台怀疑他们是不是放低了标准。

  除此之外, 二皇子和三皇子也经常来园里玩, 他们无所不用其极的希望她能作诗,常常说话间说得好好的就伸手一指枝头或是什么地方:

  “这花天气不错, 英台不来一首?”

  英台和马文才讨论过这个问题,最后马文才猜测应该是三皇子抢了她为自己作诗的帕子后, 觉得英台应当有这样的实力, 偏偏她又不爱作诗, 便只能想尽办法希望她能乘兴来一首。

  对此,祝英台只觉得是自己剽窃了后人诗句遭了报应,除了在抄写诗赋时看见上辈子背过的诗会补一补以外,再也不在外人面前作诗。

  大概是她这样的“怪癖”引起了太子的注意,她偷偷“填补”残句以今托古的事情终于还是被发现了。

  好在太子没有责罚她,只是顺势令她对玄圃园中精妙的残章进行“完形填空”。

  这就要了祝英台小命了,有原身的学识打底做两首诗还可以,让她补全那么多残章断句,哪里是她做的到的?

  无奈之下,她选择了“祸水东引”,索性建议太子召集名士大儒一起“研讨”这些残章断句,一来这些人文风各有所长,二来这样做一首诗就有好多种填法,比较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