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城,生产线已经安装完毕,虽然现在只是试生产阶段,但各种事务已经有条不紊地进行。
现在的人对品牌意识还不高,但夏明慧却知道品牌有多重要,现在的名牌,有很多在未来都已经淹没在尘埃中,可也有些一直熠熠生辉如不败的星辰。
夏明慧想让自己的产品也成为一颗不败的星辰,注册的牌子就是“星辉”,不是后世有过的名牌,但夏明慧相信这一世,星辉将成为无人不知的名牌。
除了这个商标,夏明慧还把“随身听”也注册成了商品名,也就是说别的厂子可以再生产小录音机,但你别想再叫“随身听”。
考完试之后,夏明慧接到电话,说是第一批一百台随身听已经正式生产出来,已经用邮局的快递寄了出来。
这年头可没有后世那么发达的物流系统,说到快递,只有邮政专属独一份。
夏明慧收到的随身听是银灰色的,塑料外壳,却有金属的色泽与光亮。
这也是夏明慧的意思,头一批商品,都是银灰色的,这种颜色打人,不会让人反感,再之后,还会有各种漂亮的颜色,什么粉、蓝、橙之类的亮丽色彩。
一般来说,使用随身听的年轻人居多,颜色上自然要更年轻化。
像现在的银灰色,就很吸引人了,这不她才打开邮件,李二女就凑了过来:“这是啥呀?啊,是不是你那回说的那个随身听?看着真好看——在哪儿买的啊?”
第四百四十八章 买卖
“是啊,是随身听。”夏明慧熟练地拆包,取出一起带过来的磁带放进随身听里,又拿了耳机插进耳机孔,细听音质。
成品比之前的实验品音质更好,显然这次找到的零件生产商质量很有保证。
随身听的配件,相比价格,质量才是最重要的。
夏明慧一直坚信这样的道理:便宜东西买的人多,但要成为一个名牌,就一定要有过硬的质量,绝不能因为想把价格定得低而使用劣等配件。
轻轻点头,夏明慧对这批成品还是很满意,不管拿在手上的手感,还是音质,或是按键的触感,都很不错……
“明慧……”李二女看得有些急,伸手到夏明慧眼前晃了晃。
皱了下眉,夏明慧原本心里并不太高兴,但转念一想,却笑着摘下机,把随身听递到李二女手上。
“你试一下吧,这是最新款的随身听。”
李二女东西一拿到手,就急不可待地试听,只是一听,就皱眉:“怎么是英语磁带啊?要听就听歌嘛。”
说着话,摘了耳机,转头去问顾承玲:“承玲,你有磁带吗?”
顾承玲摇头:“咱们宿舍又没买录音机,怎么可能有磁带呢?”
“也是,啊,我听说三宿舍里几个人集资买了录音机,应该有磁带,我去借。”
李二女说风就是雨,直接拿着随身听就跑出去了。
顾承玲想说什么,但最后还是收了声,只是看着夏明慧笑道:“怪不得你这回考得这么好,原来时时刻刻都要学习的,听都只听英语呢!”
“哪里,不是没你考得好吗?”
顾承玲笑笑,带着几分矜持。
这次考试,夏明慧并没有因为拉课而落后太多,考了系里前二十,可算是让李二女大跌眼镜,直叫人比人气死人。
不过顾承玲比夏明慧考得还好,在系里排到了第十,已经有风声,说能在系里排前十的,以后一定会进国家发改委,以顾承玲现在的学习成绩,以后一定前途无量。
“这个随身听好像和上次的不一样啊!明慧,你家里有人在录音机厂上班?”顾承玲不像李二女只看表面,两次邮寄,倒让她有所猜测。
“嗯,就算是吧……”夏明慧不想高调,只是敷衍了一句,但看看顾承玲,她突然动了下心思:“承玲,放寒假时,你是要直接回家吗?有没有想过趁着寒假打点零工——就算是社会实践嘛!”
这年头还不大流行社会实践,很多大学生就是象牙塔里的小白,上班后对事务几乎一窍不通。
顾承玲显然也没有想过要去实习,眨眨眼,才迟疑地道:“我考虑下啊!明慧,你是要寒假时去实习?去什么地方?不是这家录音机厂吧?”
笑着点头,夏明慧坦然道:“是打算去这家录音机厂,承玲,你如果有意思就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