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浩肯定不是嫌弃他的年纪大了。而是古代的人的寿命,从三十岁就可以自称老夫就知道了,能够活到五六十岁已经是高寿了,至于七八十岁的,那你估计就是整个家乡都很有名的长寿老人了。所不定都能够面见皇帝呢!周浩想起了清朝有个皇帝不是就邀请了很多长寿老人举办了千叟宴。
而黄师傅的年纪都到了做祖父的年纪,刘师傅就更别提了,用他自己常常说的,就是黄土都埋半截的人了。周浩才没有强求。
“刘师傅可是有大才!”这是他内心最恳切的想法。
“我哪有什么大才啊!大字也不识一个!”刘师傅的话很好的表现了现在整个社会的情况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说实话周浩并不是觉得这个制度出了问题,废话同样的事情到了现代为什么就没这样大家都只能够靠科举出头。
很明显的一个问题就是,古代社会的书籍虽然传播的也是知识,但是只能够在少数人之间流传,但是到了现代每个人都有读书的机会,只要读完了小学之后看书、读报就都不是问题了。以后无论从事什么行业,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就能够快速学习到。
而古代就不同了,想要当个手艺人,最快的就是家里就搞这些的,从小耳濡目染才能够快速的步入正轨。其他的都是靠师傅教,自己从学徒当起,直到能够独当一面。
所以周浩才会对刘师傅这么恭敬,他不仅熟能生巧的运用各种他所不知道的物理知识,而且当自己提出来这些东西的时候,还能够跟的上自己的思路。就算以后他也只能到这种地步了,也是能够当一个很好的副手的。
周浩知道现在不能也没这个条件去改变他的想法,而且自己所认同的道理不见得就否定了读书识字,所以只是感叹的说道:“刘师傅您是个木匠,能够做出一种使用的东西让大家都能够用着,所不定也还能够跟着这件物什一起流芳百世呢!”
“这么好!”听到这话刘师傅也顾及不到谦虚了,先被周浩的这话给震惊到了。
“就刘师傅的这本事,那是肯定的!”周浩给了他一个大拇指。
“我哪有这么高超的本领啊!”刘师傅真的信了周浩的话,虽然也觉得自己一个木匠,又不是什么文豪之类的,哪能够这样。但是脸上还是乐开了花。
“要是我都能这样的话,那也是东家你的本事大!”刘师傅那对周浩可是佩服的很。要不然徒弟里有那些举棋不定的人来找自己拿主意的时候,也不会给他们一个肯定的鼓励了。
第67章
剩下的路程就只剩下周浩和张春丽,周通和妻子林氏他们一起出发了。
又赶了一个月的路程之后,周浩他们终于到了建安县,就是他任职的地点了。
“这一路舟车劳顿的,让我再也不想要经历第二次了。”周通说的话也是所有人的心声,虽然他们有牛车,不需要走路,但是再舒适的车子也少不了颠簸的,一天两天还好,半个月他们就觉得身子都快散架了,路上吃饭和住宿也很是问题。
现在虽然还在路上,但是知道快要到了,这样的日子有个尽头,精神头立刻就不一样了。
周浩见他们也确实辛苦,于是提议道:“反正都快到了,要不咱们先歇歇再走?”这话说出来他是认真思考过的,因为古代运输条件的问题,死在上任途中的都有,所以除了时间上给的比较宽裕之外,上一任也要等到下任过来之后才能够离开。
周浩也不是说非要让前任县官等着,而是离他上任的时间还长着呢!因为路途遥远,谁都不知道具体什么时候能够到达建安县,所以出发的还算早。
“二哥,二嫂,你们看?”张春丽也跟着询问大家的意见。
“还是别了吧!都快到了,要休息也不应该这个时候休息啊!”看来周通对这个提议不怎么感兴趣。
“二哥,你不累大家还累呢!”见二嫂有些犹豫,不等她开口,周浩就先说了这话,怕二嫂累的想要先休息会儿,却因为二哥的表态而不好受了。
见他们都看着自己,林氏知道是想听自己的意见,她确实是累的慌,但是还不到支持不住的时候,再说马上就要到地方了,于是说道:“要不,还是到了在歇息吧!”
张春丽见此不管之前的想法是什么,这会儿也随着说道:“是啊,先赶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