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当县令_作者:伞杉(115)

  不过,他们住县衙里了,丁兄他们住哪啊?周浩把疑惑问了出来。

  丁广深当即忍不住笑了出来,原来周浩是这样的人啊,呆呆的。:“抱歉,周弟。”收敛了情绪之后,这才说道:“我们早就住在县衙外面去了,我也马上就要去汴梁城述职了,东西都收拾的差不多了。”

  “你放心,县衙里的房子虽然我不住,但是平时都收拾的好好的,特别是知道你要来,专门又收拾了一边,可以立刻住进来的。”

  见周浩的神情还有些犹豫,丁广深也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了,于是直截了当的问道:“怎么了?是不是不方便?”

  周浩当然也没有顾虑的问道:“女眷进出会不会不方便?这次内子和嫂子都来了。”

  这道真是一个问题。

  “其实旁边是有小门进出的,要是你们不介意的话可以把大门封住,从小门进出。”要不是看出来周浩的为人不介意这些,丁广深可是真不好说这个建议。

  不过也像他想的那样,周浩是真不介意:“这样也行!是吧,二哥?”还是想到还有二哥,嫂子他们周浩这才在后面加上这么一句,扭头问周通。

  “嗯,这样就很好了。”周通当然不会反对了。

  因为这里人生地不熟的,所以让他们一家子过来的话,是周通亲自去传的。至于周浩在那里和丁广深处理事情,交接所有的事情。正好顺便他也学习学习看看人家这县官是怎么当的。

  第69章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只知道县令就是整个县里最大的长官,估计是什么事情都要做主,但是真的看到了当上县令需要做到的地方有基本的维护治安,掌管着县里的行政、司法、财政、民政、军政、教育等等方面与一身。

  周浩先被吓到了,随后就有一种沉重的责任感油然而生。这些都是自己要承担起的责任啊。定了定神,正准备问问大致上怎么做的问题。没想到丁兄要先带自己了解当一个县官要被考核的各种问题。

  考核?周浩虽然想要了解,但是还是觉得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前面给自己提的县令富有的权利和它所带来的义务。至于考核,只要做到了前面的事情。或者说周浩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当一个为民的好官。

  不过随着丁广深说的越来越深入,周浩知道自己想的太简单了。

  这哪里仅仅是考核而已啊,明明就是用来告诉县令每年必做的工作,还有监管他们。当然现在自己也是里面的一员了,虽然听起来有些复杂,但是周浩却很开心,越是这样有规章制度,那么政治上即使再不清明的人,也会做到最基本的工作,县里的百姓们越是会得到实惠的。

  在这种制度的治下,就算没什么作为的县令也会做到作为县官的基本政绩。那么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可不就都是他们的父母官了。

  周浩这是被古代的官员制度给惊倒了,想到现在就发展的这么完善了,以后朝政情况还不是会越来越好。其实不然,每个朝代都会有自己的一套措施来使得县官做到政治清明,毕竟这是最基本的管理百姓的官员,想要整个江山社稷都稳固的话,县政清明是必不可少的。

  当然要是一切这么简单的话,那岂不是等到制度最完善的时候,就不会有朝代的更替了,到了后面的某个朝代就会一直延续下去。其实不然。

  周浩现在看到的种种好的方面当然是对的,但是前提是这个监管是有力度的,要是随着朝廷发展到后期,整个朝堂的氛围都会变得沆瀣一气。而皇帝就算不是昏聩之君,也掌控不了整个朝廷,更何况算的上是山高皇帝远的县令呢。

  要交接的地方还真的没有那么多,毕竟其他的总总都是要考核丁广深的,更何况他正要去述职,在这之前的任职情况可都和这次的考核等级是挂扣的,所以不存在没什么没干好,甚至没干完的地方。

  周浩只需要知道他去年的各种政绩完成的情况,心里有个底就行。真正麻烦的还是一些没有审完的案例,这是让他对这里还一知半解的时候就要开始办案了。

  这才让周浩注意到刚才丁广深说的话,县令是当然的有断案的权利,应该说谁都没有,就只有县令才能够判定的。谁让他是这里最大的官员,谁敢越过他去办案呢!只能说都怪现在司法部门和行政部门还没有分开来。

  这边周浩在接受这些东西的时候,也尽力的学习着,就怕自己一个弄不好就别光想着当个好县令,连最基本的东西都做不到,那岂不是让百姓们受苦,自己连其他的本本分分的完成工作的人都比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