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风宴,给谁接风啊?”这倒是把周浩给弄糊涂了。
“大人,当然是给您解风!”见大人还不明不白的样子,余师爷赶紧说道。
给我?可是我都来这多久了,还接风!难道?周浩转过身子来用锐利的眼神审视着余师爷:“那你跟我说说这个接风宴到底是怎么回事?”这里也没有像样一点的官职地位的人,哪里会有人来给自己接风啊!除非是本地的大户。
“大人,这是历来流传下来的,具体的情况草民也不清楚。”余师爷还算镇定,本来他就不是为本地的大户来说项的,所以也就不存在心虚。
“不过有一点草民清楚,这个接风宴都是县里掏钱来给前来的大人洗尘接风的。”
“还有这个说法?”
周浩倒不是很担心余师爷被收买了。要知道这里的制度除非稍微大一点的县城,其他的县里基本上就县令一个官员,也就是说只有他的俸禄才是朝廷发放的,其他的人都是身为县令的人聘请的。至于周浩为什么不换人,这也是老规矩了,凡是稍微读书识字一点的无不都是奔着考个功名利禄这个目标去的,能够愿意而且有本事当上师爷的,算是很难找到的。
还有一个本地人的要求,所以一般到任的官除非万一是不会换人的。至于这样会不会被坑,毕竟师爷可能早就跟本地的大户勾结在一起了。这一点也不用怕。首先的一点就是师爷,还有其他的各个衙役,官差他们的俸禄都是本县的人供奉的,也就是周浩这个县太爷从收受的赋税里抽出来这么一些。
其次一般来说师爷不会换的话,虽然这个权利比不上县里,但是比起这里的大壶来说,可是很有后台的——县令。
这样一来,既不会被这里的大户随随便便的威胁,又因为县令才是决定他任免大权的人,所以师爷一般也不会不识趣的跟县令对着干。
要不然凭借着周浩的本事,怎么能在短短的时间内就把人给收服了。只能说这是天然的身份差距。
第72章
既然是朝廷给批的公款,周浩就不客气了。
既然有宴,那就有要宴请的客人。
“往年这是怎么办的?”周浩想要借助一切以前的经验,反正他的脑袋现在也点亮不了官员应该有的很多本事,也就不强求了。
这,这哪里有什么定论啊!当然是县令想要宴请谁,就宴请谁啊!余师爷也说不好。
但是自己身为师爷,大人问自己的话又不是什么难题,要是还回答不上来也就太不像样了。于是想了想回道:“来上任的大人们有宴请衙门里的人,也有宴请地方上的里正。就是地方上的豪绅也有。去年的宴请,丁大人就宴请的是地方上的里正和县里的豪绅们。”
这呀啊!周浩想了想,自己还是不太清楚这里的势力划分,虽然对于他来说,地方上的小势力根本不能够与之抗衡,但是他还要在这一亩三分地上好好规划未来呢!也犯不着为了小事,而让他们心有芥蒂。于是周浩决定了,在自己还没有了解清楚这个地方之前,还是还不接触的好。
“那今年就宴请地方的里正和咱们县衙里的人好了。”周浩想了想,安排道。
“是,大人。”余师爷应答之后,就把周浩吩咐的县志拿了出来。
可不是周浩不想找,这可是个重要的东西,重要的信息不仅在于这里面介绍的风土人情,还有县里的地图。
可别小看了这个东西,这可是个好东西。
要知道周浩在南安县这么些年,也从来没有在他爹那里见到过这个。它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了。
周浩当然也不敢让二哥直接带着上身,这么胆大。只是看着地图好好的了解了这里的一番地势。虽然有些偏南部了,但是还好没有山脉经过,至少周浩只是看到了寥寥无几的几座孤山挺立在地图里。
其他的地方,就要靠周通此行好好看着了。
“你从县里出发,先往西走,再转过来一圈,大致上看一看就行。”
看了地图之后就有效果了,最起码对于大致上的范围了然于胸,可不怕跑到其他县的地盘上去了。还别说,这走到半道上,没名没份的,还真有可能跑远了。
再说周浩这边虽然有宴会等着呢!但是要通知到位,再选择个好日子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别误会,这个不是封建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