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当县令_作者:伞杉(163)

  “对了,今天光顾着办学校的事情了,差点忘了跟你讲,明年的科举就有你来当主考官。不知道卿有什么想法?”

  当然是改革科举制度了。周衍差点一个冲动就这样说出口。还好清楚这件事情每个圣上还没个准备,要好好的讲解清楚,让圣上有个准备还好。

  见周衍迟迟不答,郭轩都要以为自己是出了什么难题,让周衍来解答呢!不过事实也不差了:“难道有什么困难?”

  “会圣上,请恕老臣多言,今时今日进士科举皆沿袭唐朝制度,学生们只读贴经,墨义和诗赋。而对于这些大多只知其形,不知其意,仅仅靠博闻强记来学习,而不通读文章,实在是对于朝廷选拔的初衷不符啊!”

  大概是因为自己也很支持变法,所以听到老臣这么说还算的上是镇定,能够继续发话:“那卿有什么想法?”

  听到圣上声音都有些飘忽了,周衍知道这个事情给了他很大的冲击,不过既然问了下去,说明还是听进去了自己的意见,于是大胆回道:“回圣上,臣以为朝廷选拔人才,以科举入仕,最好的是以实事政论来取,这样才符合选拔的初衷。”

  本来只是稍微听听老臣的意见,没想到却越听越觉得很有道理。

  “圣上明鉴,若是学生们以为难度太高,反而更易选□□人才。”周衍这是要吭考生坑到底啊!

  “好主意!”可是不好用。

  毕竟有很多读了多少年圣贤书的人,万一一个想不开闹自杀了,这可怎么是好。

  “圣上,现在可以不急于一时,先把消息放出去,让他们心里有个准备。对于实在是读死书的也不担心,不是要办学校嘛!可以来朝廷任教,这也是一条出路啊!”周衍宽慰道。

  “此事就全权交给爱卿了。”看来确实是说服了郭轩。

  “圣上放心。”今天信心满满的周衍一定想到过这件事情私底下透漏出去之后,会有多少人往家里扔烂菜叶子。还是那句话,虽千万人吾往矣。

  第105章

  时间匆匆流逝,周浩到了建安县也已经两年半的时间了,之前开办的学校和医院,现在也越来越步入正轨,特别是大夫可以编入朝廷的编制,虽然只是小吏这个级别的,不过人家本来也就没太大的妄想啊!

  而随着大家都开始往着读书认字的方向发展,即使很多没有学习多少字的人,最起码遇到了不认识的还可以查找,或者记下来问问别人,至少能够给自家用炭笔写副春联,虽然周浩这个曾经的现代人觉得怪怪的,不过凡事能够为家里做成这件事情的无不很是得意。

  就连卖的话本都多了起来,估计是能够认字的人多了,还能够扩大一点生意,这还是让周浩有些欣慰的。没办法,对于古人一般听曲,听戏这样的爱好,虽然自己一点点也接受了,但是话本还是他的最爱,见大家都接受良好,周浩觉得这个市场还是能够夸大一点的,毕竟都是些换汤不换药的贫困秀才和千金大小姐的故事。对于精神愉悦的需求有些不够啊!

  当初的种种打算,周浩还没开始实施呢!就光顾着医院和学校的事情忙了,想着自己接到的调令,估计自己要是每个县都当三个两三年,改革就普遍了,当然这是说笑的,毕竟朝廷一步步的已经开始在办学校让人能够免费识字,而这点又大大的促进了大夫的产生。

  就是自己才达成没多少的心血,现在就要再换个地方了,可惜了这大好形势,他还想着以后能够提高妇女地位,用母亲聪明了孩子才会更聪明的借口让他们多读读书。但是这点直接办到到是不难,难得是让他们心甘情愿的来送女子学习,这点只有去当了医院的产婆还有女大夫才能够做到这点。可惜的是不能够往大了发展。

  不过这些日子里还不是没有收获,至少木匠铺子里的研发型人才多了许多,这些日子里也算是自己找到了方向,翻看古籍里的东西,尝试着把传说中的东西给复制出来,这也算是一项很好的举措了。

  还有一点点的改良,比如水车,想当初他在南安县的时候就跟着制作了一次水车,但是现在却改革的越来越精良了。还有很多工器具,比如犁,各种耕种器具。

  “桦弟,快过来,叔父回来了。”已经从手脚并用改成两脚直立行走的周桦平日里没人玩,就喜欢缠着二哥的小子棋哥,他们哪是一个年龄段的,还不是棋哥成天哄着他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