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当县令_作者:伞杉(61)

  哎,都是信息不对等造成的局面,要是他知道自己的回归和大致部署,也肯定不会做出这样昏头的举动了。但是他人家南边,自己又怎么好在信中多说些什么呢!

  而且他想着自己没有能力看管的时候,这个堂弟为人就比较稳妥了,没想到却在将要复起的时候出了这样的事情。

  皇帝也没有多不开心,即使当时看到折子之后没哟,可能反应过来心里会有些不满,但是也全部被后面献上来的东西打乱了,因此立刻就转变了态度,反而认为他的推荐不错,没有避嫌。

  所以也没有等到周衍听说了这个事情发表什么意见,就把东西拿给他瞧:“是你子侄辈的吧!这个叫做周浩的人还真有些能耐,这是他弄出来的东西,你看看?”

  “这,这看着物体似乎都变形了。”周衍听到吩咐就很认真的观察了效果,结果这个放大镜的东西就给他带来很大的震撼。

  “哈哈,这个被他叫做放大镜,而且这个叫做眼镜的还可以让患了视近怯远症的人暂时恢复视力,你瞧瞧看。”

  周衍是真的没有想着这个没有见过面的子侄会给自己带来这么大的惊喜,之前圣上还没有表达自己的意思,直到自己被惊讶到了,才表现出对这些东西的喜爱,足以可见他对这些东西的重视了。

  周衍也放下了担心,反而兴致勃勃的跟圣上一起讨论起这个东西的功效了:“圣上,我用着放大镜看近处的东西,很清晰,看远处的东西,也能达到人眼所不及的地步。”

  “你是说?”皇帝也一下子反应过来:“好,不愧是爱卿,果然有想法,要是能够实现的话,那对军中可算是一枚利器啊!”

  “周家不错!”想着发明出来放大镜的人是周浩,而想出这个主意的人又是周衍,皇帝不禁夸赞道。

  “圣上谬赞。”

  “也不会知道我给周浩一个县令当当如何?”圣上在考虑了之后,突然说出这样的话来,可把周衍吓了一大跳,连忙帮着拒绝:“圣上万万不可啊,他何德何能能够不以科举之身还获得县令的官职呢!”

  “这到是个问题。”郭轩好好的想了一通:“不知道便宜的玻璃制造方法可不可以算作很大的功劳呢?”

  “什么?圣上的意思是他献上来的不仅仅是玻璃的用法。”周衍大吃一惊,怪不得圣上如此看重了。

  “当然,玻璃这个叫法还是我学来的。听说他这个做法只要用泥土就行,稀有一些的就是水泥了。”

  “对了,还有水泥。”郭轩越想越觉得他就是自己满意的人才了,于是把他们顺带提到的水泥也说了出来:“听说他用着做了手压井,具体的作用我不太清楚,但是既然是做给百姓的也算是大功一件了。”

  “好了,爱卿不用担心,要是你这个侄子做不了县令的官,那很多只会多圣贤书的人更是比不得他了。”看样子是一定要周浩做这个官了。

  只是圣上透露出来的几点都让周衍大吃一惊了,这回见他坚定的态度也就没有多说什么了。

  只是在回去的时候,立刻给这个堂弟写上一封书信,让家里信得过的下人带过去,顺便替自己好好看看周浩这个贤侄。

  当然了周衍再快也快不过第二天皇帝的宣布。

  整个朝堂之上没有一个人反对,但是也没有人同意。

  废话,要是在唐朝的时候这还可以,但是现在不论是什么大官,子孙后辈想要当官都要靠科举,怎么会同意一个人走捷径呢!即使是皇帝同意的也不可以,毕竟圣上要是乱了法度那之后怎么办!

  郭轩倒不全是用嘴说说,把周浩的功劳一说大家就沉默了。

  还是公治舟先服了软,毕竟皇帝最近有扶持改革派的意思,他们守旧派还是要避一避锋芒的,于是上前一步说:“圣上说的这个人,有大功劳,您可以给一个爵位。”意思就是县令就不要想了。

  郭轩当然不满意了,看着其他连话都没有的满朝文武于是大声问道:“你们的意见呢!说来我听听!”

  哼!

  既然不说郭轩就自己做主了:“那就派周浩到建安县去。”这已经是颇为偏僻的县城了,再往南就是贬谪的官员才会被派往哪里,郭轩自认为自己做的不出格。

  哪里想到刚才还不说话的官员们,顿时都被惊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