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耳想了半天,“要是算上天界地府,那就难说了,可是在人间,那自然是皇帝老儿的命最珍贵。”
晏娘淡淡一笑,“不错,所以他游走人间这么多年,最想得到的就是这些皇帝们的命。当年他之所以为秦哀公制御魄词,是因为他和秦王之间早已立下盟约,他帮他赢回天下,他便赠他十年阳寿。要知道天子的十年阳寿,可不比旁人,这笔买卖他只赚不亏。”说到这里,她轻哼一声,“此后,他便尝到了甜头,于是四处作恶,不惜助纣为虐,甚至身侍二主。若我没猜错,他当时之所以叛辽,就是因为景宗阳寿已得,再无利用的价值,所以,他便投靠我大宋,将李德让出卖了。”
右耳听得一头雾水,盯着自己的脚趾分析了好大一会子,才缓缓抬起头,“姑娘的意思是,他与先帝也也做了一笔交易?”
晏娘瞥它一眼,脸上忽然露出一抹得意的笑容来,“先帝怎么可能入了他的套子,不过,他在先帝这里没占着半分便宜,心中自是不甘,所以,便暗中投靠了另外一个人。”
右耳舔舔干涩的嘴唇,哑着嗓子问道,“谁?”
“先帝最疼爱的亲弟弟,现今的皇上,当年的晋王。”
------------
第四十九章 行凶
听闻此言,右耳一时语滞,刚想再问些什么,却见晏娘重新在摇椅上坐下,双目阖起,将椅子摇得“咯吱咯吱”响,显然已经提前结束了此次谈论。
右耳撇撇嘴,刚想到灶房送那几只肥蟹上路,忽的又回过头来,“姑娘,那妖道这次放出屈子鸟又是为何?”
等了很久,也不见晏娘回话,刚想再问,却见她翻了个身,背对着自己,身体上下轻轻起伏着,似是已经进入了酣眠。
***
新安城的南街上一如既往的繁荣,两边的屋宇鳞萃比栉,街市行人,摩肩擦踵,川流不息。
蒋惜惜跟在程牧游身后,见缝插针地在人流中穿行,一边躲开迎面过来的商队和平头车,一边对程牧游说道,“大人,今天怎么兴致这么好,忽然想起来逛市集了?”
程牧游侧脸一笑,“我来新安已经一年有余,平日除了办案,竟不曾好好的在城中的大街小巷中逛上一逛,若来日同他人提起,便是连这里的民俗地标都说不出来,岂不是让人笑话。”
蒋惜惜点头,“大人说的是,不过我平时也没有好好的逛过这市集,只是迅儿那孩子嘴馋,我便对一些吃食还熟悉一些,其它的,就一无所知了。”说到这里,她指着旁边的一家酒肆,冲程牧游说道,“就说这青梅阁吧,里面的梅子酒举国闻名,可是只有新安本地人才知道,这里的梅花糕最是可口,入口甜而不腻、软脆适中、令人回味无穷,连沁香斋都比不过呢。对了,大人,还有旁边这家卖灌汤包子的,皮薄馅大、灌汤流油、软嫩鲜香,有句顺口溜怎么说来着:‘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再喝汤,一扫光,满口香。’说的就是他家”
她一边说一边咂着嘴巴,浑然没留意程牧游早已站住不动,立在一个卖手饰的小摊旁,拿着一对梅花纹金手镯把玩。
蒋惜惜走出几步远,才发现程牧游还落在后面,于是赶紧折返回去,歪着脑袋,不解地冲他说道,“大人,你怎么倒对女人们的首饰感兴趣呢?”
程牧游将手镯放下,脸上漾出一抹浅淡的笑意来,“晏姑娘帮了我们这么多次,又送了迅儿这么多东西,我想着,我们也总要回赠她一些礼品,不能失了礼数。”
蒋惜惜嘟嘴道,“可是晏姑娘又怎会喜欢这些小女儿家的玩意儿,大人若是送了这些,肯定转眼就被她丢在角落里,不出几日就落满尘埃了。”
程牧游叹了一声,“也是,这些俗物怎会入得了她的眼,可是我思来想去,实在不知该送些什么?”
蒋惜惜皱起眉头,俄顷,忽然两手重重一拍,“我知道了,晏姑娘是绣娘,大人何不送她一套针具,粗细长短,不同品目不同质地的各来一根,多实用啊。”
程牧游被她的话弄得哭笑不得,可是大庭广众之下,又不好再多说什么,只能摇头顿足,双手背后继续朝前走。
然而没走出几步,身子却忽然被人一撞,回头,却见一双满是污垢的手映入眼帘,顺着满是补丁的袖子望上去,便见一个身材瘦小帽檐压得低低的乞丐浑身哆嗦着,拉住他的衣角跪下,嘶着嗓子说道,“公子,行行好,我几日没吃东西了,赏几个铜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