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正富狠狠的把李银霞责怪了一通,说她那天不该去给自己送帽子,都五月的天了,送啥帽子?
这事儿李银霞的确愧疚,虽然说她送帽子也是有原因的,自家老伴儿自从上次被打了一回脑袋,一遇到风吹就头疼,不戴帽子不行。
可是女儿最重要,比起来头疼,苏正富更希望女儿平平安安的。
那天开始,李银霞对苏秀月寸步不离,甚至苏秀月去厕所多待一会她都要敲门问问。
一家子都跟保护熊猫似的,苏庆山苏庆业两兄弟还轮流来省城看了一次苏秀月,跟她说起来村里的趣事儿。
姚红跟秦兰看完苏秀月,心里羡慕得不行。
虽然自家婆婆在孕期时对她们也还不错,没让自己干啥重活,好吃的也紧着她们吃,可终究也不过是啥鸡蛋,猪肉。
如今苏秀月怀孕了,周明宽给苏秀月吃啥
燕窝!海参!还有些北京上海带过来的特色小吃,就是为了让苏秀月吃的更高兴?
可苏秀月呢,吃两口不吃了,嫌弃吃腻了。
这日子啊,简直过得跟皇后似的!
姚红跟秦兰回到村里,跟人闲话时就忍不住提起自己的小姑子,说起小姑子的神仙日子,村里人无不羡慕。
他们有的人就连燕窝是啥听都没听说过呢,就是听到价格的时候止不住地一愣。
王海玲也听了这些,原本她只是一撇嘴不当回事,可越想越不得劲,李银霞到底是啥命跟着去享这福气。
那燕窝海参,李银霞估计也跟着吃了不少,这凭啥呢。
王海玲闲着没事,到处说闲话,不知不觉就找到了秦兰和姚红的娘家人。
秦兰的爹妈都没了,就一个哥哥嫂嫂,哥哥嫂子日子过的也不是很好,听到苏家小姑子怀孕了吃燕窝海参,苏正富两口子在城里卖菜赚了不少的钱,那秦兰日子还能差了吗?
秦家嫂子找了日子带了几个鸡蛋,摘了几个树上的鲜桃就过来了,说是问秦兰借钱。
她各种哭诉。
“咱爸妈去世之后,欠下一大笔钱,我跟你哥还的有心无力,一直也没敢打扰你。可是现在你日子好了,就不能帮衬着娘家些吗?”
秦兰无奈:“我现在日子哪里好了呢?庆业在镇上跟他大哥合开一家早餐店,我带着孩子,闲时回来操持家里,忙的时候也要去镇上帮忙,好不容易省下些钱,庆业说了,等秀月生产的时候得送份大礼的,到时候也就没有剩余了。”
秦嫂子声音立即大了:“啥?你小姑子生产你还得送大礼?哪有这样的?哦她在省城吃燕窝吃海参,你娘家嫂子鸡蛋都吃不起,你有钱往她那儿送,都不想着娘家吗?兰兰你要是这样,以后在苏家受了委屈,可别想着我跟你哥帮你出头!”
秦兰笑:“嫂子这是哪里话,我咋会受啥委屈。大嫂跟公婆都待我挺好,秀月待俺们也不错,哪次回来都少不了我跟小风铃的东西。”
秦嫂子冷笑:“也就你眼皮子浅,几个东西就哄住了你!你瞧你那屋子,是不是比庆业他大哥住的小?再瞧瞧小山子和你的小风铃,人小山子脖子上戴着金锁,你小风铃戴了啥?”
原本小风铃也是有金锁的,是苏秀月给打的,因为店里前阵子资金不够,叫苏庆业给卖了,秦兰也委屈过,大哥都没卖东西呢,你咋把闺女的金锁给卖了?苏庆业说的是,兄弟俩没有那么好的,不可能完全公平,吃亏是福气,想想大嫂平日对自己也不错,秦兰就忍了。
可是今天被娘家嫂子这么一提点,秦兰止不住地又心酸了。
秦嫂子趁热打铁:“苏家就欺负你一个老实人!你大嫂精明人一个,扮猪吃老虎,你小姑子滑不溜秋拿些小恩小惠哄着你,结果你公婆出去赚钱都给她花!庆业也是个蠢的,虽然小风铃是个女娃娃,可是你过几年还能不添个儿子?他一心想着自己大哥自己妹子,咋不想想你!兰兰啊嫂子是为你好,这些话你细想想,你是不是苏家最吃亏的人!”
说完秦嫂子叹口气走了,秦兰愣了许久,最后抱着小风铃在屋里哭了好久。
这天晚上,秦兰跟苏庆业第一次吵了一架,吵得隔壁苏庆山跟姚红都听到了,苏庆山想来劝,姚红却拉住了她。
姚家娘家也来人了,提醒姚红千万不能手软,公婆都不务正业跑省城跟闺女住一起了,也不怕人笑话!
农村人谁没个闺女?就是再疼闺女哪有这样疼的,把闺女伺候得像皇后,却对儿子媳妇不闻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