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男人是狐狸_作者:平林漠漠烟如织(187)

  仙春笑眯眯把铜钱放到了袖袋里,道:“夫人说昨夜雷声震震,怕不是好兆头,因听说桃仙寺来了一个极灵验极有修行的和尚,因此要带着大奶奶和您去桃仙寺还愿呢!”

  玫娘悬着的一颗心这才放了下来:“是人们传言‘炯若明珠之在侧,朗然照人耳’的那个秀僧么?”

  仙春蹙眉道:“正是那个很好看的秀僧,不过什么明珠的朗然的,我可听不懂!”

  玫娘的心彻底放宽了,含笑道:“是秀僧就好!”

  她早就听大奶奶她们说起过,临安城外小寒山上的桃仙寺,新来了一个有修为的俊和尚,没想到自己竟然有机会亲自去看一看。

  玫娘照了照镜子,发现自己因为一夜不曾安睡,脸色有些苍白,原本打算涂点粉遮盖的,想了想,还是决定素面朝天去见公婆。

  玫娘很快带着青槐到了婆婆院子里,洪大奶奶还没有过来。

  她公公刘珙昨夜歇在了侍妾房里,因此起居室里只有婆婆方夫人在。

  方夫人看了玫娘一眼,发现她面色苍白,唇色浅淡,身穿素衣素裙,发髻上只簪着一根桃花银簪,清素中带了一分楚楚之意,满意地点了点头,觉得这才是守寡在家的妇人该有的模样。

  ☆、第九十二章 花痴之症

  洪大奶奶没过多久就也来了。

  她头戴金鬏髻,身穿大红撒金罗衣,白挑线裙子,满面春风走了进来。

  朱姨娘和一大一小两个丫鬟跟在后面,她看上去憔悴得很,和刚随刘伯堂从建康回来时候相比,简直是判若两人。

  刘伯堂回建康任上的时候,洪大奶奶把自己的贴身丫鬟喜春开了脸,给了刘伯堂,成功地把朱姨娘留了下来,而让喜春跟了刘伯堂去了任上。朱姨娘日日夜夜侍候洪大奶奶,日子当真是苦不堪言啊!

  洪大奶奶给婆婆请过安之后,玫娘与她见了礼,彼此坐了下来,陪婆婆聊着天,奉承着婆婆。

  玫娘嘴不巧,没有大嫂会说会奉承,可是她知道婆婆心疼她年轻守寡,对她很怜惜,所以很少插嘴,只是微笑着望着方夫人,偶尔应和婆婆两句。

  洪大奶奶最看不惯她这样的,认为玫娘是会叫的狗不咬人,她老是觉得玫娘不是什么安分人,早晚一定会露出狐狸尾巴的。

  最主要的原因是刘家共有三个儿子,老二刘仲文已经死了,玫娘又无所出,如果玫娘改嫁或者死了的话,那将来继承财产的就只有老大老三了,能多分的家产可不是小数目。

  她谈笑之间,偶尔看到玫娘,总是想着:你为何还不嫁?你为何还不嫁?

  可惜的是,玫娘没有读心术,不知道嫂嫂的心事;若是知道的话,一定会把大嫂当做知音的!

  她此时正望着婆婆,听婆婆教导。

  方夫人看了洪大奶奶一眼,然后才道:“玫娘,你还年轻,膝下荒凉,与其老了寂寞孤独,不如早早打点主意,从兄弟的孩子里挑选一个好孩子,婆婆给你做主过继给你们二房。”

  玫娘闻言,脸上依旧带着温柔甜美的笑,可是这笑已经变得僵硬了。

  在大宋朝,寡妇改嫁是很正常的事情,甚至还出过寡妇做了皇后寡妇当了宰相夫人的事情,可惜她爹爹是理学门生,而她公公是理学大家,对于她,再嫁几乎是不可能的了!

  玫娘想起了被她留在房里的小狐狸,悲凉的心里总算得了一点安慰——既然不能嫁人了,那就带着小狐狸好好过日子吧!

  虽然这样想,可是她的心里依旧满是悲凉苍茫,无依无傍,却无人可诉。

  因为刚下过大雨,道路颇为泥泞,所以去桃仙寺烧香还愿围观秀僧的刘家众女眷并没有坐马车,而是坐了乌篷船经由水路过去。

  因为家主刘珙名声在外,桃仙寺的方丈亲自接见了她们,并引着她们去后堂见秀僧。

  玫娘刚开始只是低头随着众人给秀僧见礼,不曾抬头,待她抬头,却呆了一下——美若新月,目若点漆,唇若涂丹,身穿月白僧衣,临风玉树般皎皎而立,真真是一个秀僧!

  她怔怔望着秀僧,舍不得移开眼睛,可是秀僧已经移开了眼睛,含笑和方夫人交谈起来。

  整个一天,玫娘都有些失魂落魄,一双清水妙目总是不由自主看向秀僧,偶尔得到秀僧的一次回顾,总是令她心跳良久。

  当然,不止她一人是女人,在场的刘家众内眷,上到方夫人下到那些丫鬟婢女,无一不是女人,都爱看秀僧爱听秀僧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