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予夺将手头的事情都推开,去见了雁歌。
雁歌离京时还是个小姑娘模样,可如今却像是长开了,身量高了不少,眉眼间也再没当初那种天真的稚气。但脸上却始终带着笑意,看起来这一年应当是过得不错。
“见过将军,”雁歌规规矩矩地向他行了礼,而后道,“我这次回来,还带了些西域那边的小玩意回来,晚些时候让人送到府中去,您若是喜欢就收下。”
宋予夺不动声色地攥了攥手,又道:“只有你一人回来?”
“是,”雁歌答道,“我就是替沈姐姐回来看看这两处茶楼,若是没什么大碍,过些日子就回去。”
宋予夺道:“沈瑜……她现下在何处?”
“这不好说,”雁歌飞快地抬眼看了看他的神情,又立即低下头,“年前,沈姐姐做生意时恰巧遇着了丽娘,她俩约着出去游山玩水去了,我带着商队回京来,再具体的情形我也不清楚。”
宋予夺想了想,才意识她话中的这个“丽娘”,就是早前那位逼着夫君写了休书,甩手走人的虞丽娘。
沈瑜与虞丽娘交情不错,又性情相投,雁歌这话的确没什么可挑的。
宋予夺磨了磨牙:“她如今倒是自在得很。”
雁歌低着头,咬了咬唇,愣是没敢再抬眼去看宋予夺。
宋予夺觉出些异样来,想要细问,可雁歌口风很紧,死活不肯再透露任何消息,他也只得作罢。
雁歌并没在京中停留太久,半个月后,就又离开了。
宋予夺将她送来的那些小玩意亲自收拾了出来,摆在房中,随处可见。
只是这些东西时时能让他想起沈瑜来,尤其是自己忙得不可开交之时,再想起沈瑜不知在何处游山玩水,就觉得气血翻涌。
很偶尔,宋予夺甚至有想过要不要放下一切,去追寻沈瑜的踪迹。但这想法持续不了多久,就又被他自己给否定了。
他不是那种会被感情冲昏头脑的人,也难做出那种少年人的举动。
“克制”二字,仿佛是刻进他骨子里一样,让他注定没法像沈瑜那样,随心所欲地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
又一年年节,宋予夺饮了酒回来,没要侍女来服侍,失手间将那盘残棋打乱,黑白两色的棋子跌落在地,飞溅开来。
他似是如梦初醒般,盯着满地狼藉看了许久,突然就明白了当初沈瑜的心境。
不破不立。
第116章
满朝皆知,宋予夺是摄政王最为信任的人。
两人是在沙场上过命的交情,当初先帝在时,曾经猜忌过慎王,那时许多人都恨不得与他划清界限,只有宋予夺毫不避讳地陪他到牧山修养打猎去。
摄政王又是个念旧的性情,自然不会亏待了宋予夺。
宋予夺官职虽未至顶,但满朝无一人敢轻视他,众人皆以为他会就这么在京中留着,谁都没想到他竟然会主动请旨,到西域边境去。
众皆哗然。
放着大好的日子不过,却要去边关吃沙子,这是有什么毛病?
对于他这举动,摄政王也很是不解,疑惑道:“边关并无战事,纵然是驻守的迟老将军年事已高,那换旁人就是,你又何必非要亲自过去?”
“您应当了解我的性情,”宋予夺沉声道,“我并不适合留在京中,掺和那些朝局政务。早前是因着朝中缺人手,走不开,所以才留了许久。可见朝局已经稳定下来,我没必要再留在这里。”
摄政王沉吟道:“边关清苦,你应当比任何人都了解。”
“正是因为了解,所以我才想要将迟老将军替回来。”宋予夺坦然道,“我十四从军,在边关呆了近十年光景,当年两军交战之时何其艰苦,都挺过来了。如今边关一片太平,岂不是比那时要容易许多?”
若是旁人,摄政王早就大笔一挥,写上几句嘉奖的话,将人给打发到边关去了。毕竟有这种甘愿吃苦的“傻子”,不用白不用。
可站在他面前的是宋予夺,便忍不住推心置腹道:“边关太平,你过去做什么呢?西域当年一战伤了元气,至今没能缓过来,若派你过去只是为了驻守边境,岂非是大材小用?”
宋予夺与摄政王私交甚好,但如今方才意识到,两人所思所想完全不同。这倒并非是什么分歧,只是站在不同的位置,想的东西自然也就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