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福女_作者:寒小期(109)

  得了,啥气氛都被她破坏了个一干二净。

  “母亲……”魏少爷差点儿没被他娘的那番话给噎死,好不容易缓过来了,也是一脸的无可奈何,“婚姻大事本就是父母之命,我没什么意见。正如祖母所言,不管何人嫁予我,我都会敬她爱她,此生绝不辜负。”

  **

  两日后,魏老爷便亲自登门拜访冯家,又一日后,黄褙子的官媒便上了冯府的门。

  因着是两面皆乐意的,这桩亲事进行得格外顺利。

  四太太秦氏作为娇娇嫡母,一方面她对娇娇有责任,另一方面她也确实想将娇娇早日嫁出去。她同冯四老爷夫妻多年,感情一直不错,上能孝顺老人,下能生养儿子,同妯娌们相处得也不错,同时又因为她能容人,就连房中的姨娘和庶子们,对她的评价也是十分的不错。

  结果,这么个八面玲珑的人,差点儿就在娇娇这儿劈叉了。多亏冯四老爷能耐,在寻觅多方后,总算是给娇娇寻了一桩合适的亲事。

  魏家那头也是极有诚意的,无论是提亲还是小定,一应礼节都做得格外地道。恰好,老太太生日后不久,便是端午佳节。依着府城这边的规矩,既是已经相看成了,哪怕尚未成亲,两家之间也该走动起来了,送礼自是免不了的。

  端午不算大节日,可魏家还是备了厚厚的节礼,不光有给整个冯家的,还有专门给四房的,以及娇娇本人的,无论哪份礼都准备得很是完美,尽显自家的诚意。

  与此同时,三房嫡女婠娘的亲事也已定下,对方是略次了冯家一等的人家,因着她年岁也不小了,便将亲事定在了今年秋日里。

  亲事既已定下,各房都安了心。

  娇娇徒然间就发现,家里人对自己更友善了,无论是长辈还是同辈,看到她时,面上俱是老母亲般的慈爱。

  第34章

  端午过后,就感觉一下子热了起来。而早在端午节前半个月,针线房的人又去各房主子处重新量了身量,好提前准备下夏裳。不过,针线房的人只负责做外头的衣裳,各人体己的小衣裳却是由房里的丫鬟们做的。

  娇娇房里使唤的人不少,偏她又不是个多事的人,除了丁嬷嬷每每看到她就忍不住想叹气外,平常使唤的也就是张嬷嬷和霜降,再不然就是负责洒扫的粗使丫鬟。

  太太秦氏治家森然,娇娇平素并不管这些琐事,那些丫鬟们即便不是很瞧得上娇娇这个主子,也不敢做什么。

  待端午后没两天,新的夏裳送了过来,这回针线房的人学乖了,盘算着横竖娇娇也不大可能被太太带去其他府上赴宴,用不着做那些掐腰的时兴衣裳,做的俱是宽松款式的,哪怕她略胖了一点儿,也不用担心穿不上。

  只这般,娇娇换上新衣、新鞋,又得了新一季配衣裳的首饰,至于脂粉一类的,早就由丫鬟们领了过来。

  霜降还特地告诉她,夏日里大厨房的饭菜有所改变,其中九成都是同春日那会儿不同的,甚至不光是一日三餐,就连点心的花样也都变了。

  娇娇捧着小肉脸,笑得美滋滋。

  生活还是很美好的嘛,果然只有好好活着,才能遇到好吃的。

  其实,真要算起来,大户人家的这些千金小姐们,最不爱的季节怕就是夏日里了。

  这冬天,哪怕外头再冷,大不了躲在屋子里,冯家原是从京城搬过来的,就算本地不烧地龙,他们却还是特地请了北方的匠人做好的。冬日里,躲在温暖的屋里,捧着暖手炉,吃着荤素锅锅,偶尔看几页书,乏了就闭眼小憩一会儿,正好冬日时长短,往往没做什么事儿,一天时间就这么轻轻松松的打发过去了。

  反观夏天,哪怕冯家并不缺冰块,可因着未嫁的姑娘家不能轻易受凉,她们并不敢在屋里放置太多冰块,也不敢吃太多冰凉的解暑饮子,唯恐将来不利子嗣。

  这么一来,日子可不就难熬了?再就是,冯家的姑娘们普遍都苦夏,一到三伏天便是各种胃口不开,人乏乏的,干什么都提不起劲儿来,偏偏也睡不了多久。想去园子里走走吧,又怕日头太大晒坏了皮肤,因此每日里只有在太阳落山以后,才会出来少少的走几步路。

  每到了这种时候,便是府城大夫们往冯家等一些高门大户跑得最勤的时候了,毕竟也不光是未嫁的姑娘们,那些少奶奶们毛病也不少,要是正好摊上有孕的,就更折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