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福女_作者:寒小期(205)

  苏家得了好处,哪怕拿大头的是长房那边,可五房也因此受到了重视,连带魏钰娘在夫家的地位也水涨船高,叫她舒心了不少。

  隔了两日,娇娇便在锦娘眼巴巴的注视下,同罗氏一道儿离了府上,前往了苏家。

  其实,真要是依了老祖宗的规矩,像魏家这样还在孝期的,是不可以走亲访友的。确切的说,也并不是不可以,而是旁人家要忌讳的,觉得接待了身上带着孝的人,自家也会跟着倒霉。

  可谁叫国孝、家孝碰到了一起?

  苏家那头没打算大办,哪怕是嫡孙的洗三礼,也仅仅是自家人聚在一起,甚至连亲家都不曾邀请。魏家这边,是罗氏和娇娇直接去了苏家的后宅,只能算是走亲,并不算赴宴。

  娇娇一早就知晓了这里头的弯弯绕绕,她只是感概,大户人家果真不一样,哪像是乡下地头,压根就不在乎这些事儿。甚至于她上辈子的夫家,虽是县城里富户,实则规矩并不森严,难怪府城这边的人一直看不上他们……

  待到了苏家,娇娇才算是涨了见识。

  苏家是真正的豪富之家,这也是为什么当初冯四老爷明知道苏家的家风,却仍然将苏家少爷列为东床快婿的候选人之一。真要论起财富来,一个苏家抵得上十来个魏家。当然,苏家的情况同魏家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他们更多的资金压在了海船上,据说在海外诸岛上也有仓库、铺面,但若是仅仅计算在府城的财富,却是比不得魏家等一众富商的。

  说白了,苏家跟他们就不是一路的。

  再者,魏钰娘嫁的是苏家五房的嫡少爷,而五房说什么都不能同长房比较。单就这点而言,魏钰娘其实还是低嫁了的。

  正巧魏家年后要分家,娇娇还多了份心思,仔细瞧着苏家各房的不同。苏家宅院极大,风格是学了江南那头的,整个儿宅子都是以园林为主,假山流水美轮美奂,哪怕如今是冬日里,也别有一番风味。又因着苏家人口极多,各房的主子、半主子、下人等等,怕是足有上千人,不过一路看去,所有人都是进退有度的,毫无半分乱相,看得出来苏家治家还是很严的。

  娇娇在看,罗氏则是在想。

  如今是冬日里了,她们婆媳二人都是坐着一袭小轿进的苏家后宅。罗氏并非头一次来苏家的,因此对外头的景致并无半分好奇,只凝神细想着。

  魏钰娘的亲事是个意外,可人生嘛,哪儿有一路平顺的道理?哪怕出现了些许意外,日子总归还是要过下去的。

  罗氏早几年其实很怨恨的,一度想不开,觉得自家真的是遭受了无妄之灾,怎么就平白替小姑太太吃了这般多的苦头。可如今,尤其是前段时间小姑太太和她夫家的遭遇,却仿佛拨云见日一般,叫她忽的想开了。

  兴许苏家的确并非良配,但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就该坦然去面对,除非是不打算好好过日子了,不然即便碰上了问题,也该思考如何解决问题,而非一味的逃避,甚至自哀自怨。

  回想起自己前些年的态度,罗氏总怀疑是不是因为自己的缘故,影响到了长女魏钰娘。不然,以魏钰娘的才智,不该过了这好几年,才不曾理顺夫家的这些关系。

  魏家兴许是不如苏家,但绝对比得过苏家五房,魏钰娘也绝不会高攀了,而是实打实的低嫁,且她嫁过来不久就怀孕产子……

  无论从哪方面来说,日子也不该是越过越糟心的,除非魏钰娘的心结一直不曾打开。

  待见着人后,罗氏仔细瞧了瞧女儿的气色,见她气色还算可以,但眉宇之间却是化不开的愁色,只愈发的笃定了自己的想法。

  “唉,是娘误了你啊!”

  罗氏说这话时,自是瞧过屋内外的,知晓留下来的都是自己人,且她也相信女儿的手腕,不至于连自己的房里都拿捏不住。

  魏钰娘也没担心这话外传,可她明显是误会了罗氏的意思,闻言只眼圈微微一红,半晌才道:“怨不得母亲。”

  “孩子……”罗氏也有心把话说清楚,她当然可以等魏钰娘出了月子养好身子,回娘家时再细细分说,可她却实在是等不住了,先是三两语的将小姑太太的事情讲了一遍,之后才劝道,“我算是看透了,日子本来就是人过出来的。有些人给她再好的日子都过不好,而你要是一心想把日子过好,哪里理不顺的道理?”

  最初,魏钰娘没反应过来罗氏这话的意思,而是将心思放在了小姑太太的遭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