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个还捡了不少的野鸡蛋,萧冬书也一并拿回去几个。
苏晓和萧冬书一起回了知青所,苏晓在前面走,萧冬书就看着苏晓拎着鸡蛋。
其实苏晓的长相只能算得上是清秀,但是萧冬书也不知怎么了,这几天苏晓的脸就一直都在他脑海里。
“晓晓,张红就在她屋呢。”
萧冬书把兔子放到堂屋,接过苏晓手里的鸡蛋,就让她去找张红了。
苏晓点点头,就过去了。
张红正在屋里绣着手绢儿呢,她这手绢是给苏沐绣的,就绣了些山山水水的,这种绣手绢手法还是跟苏母学的。
苏晓跟张红说了会话,心里也知道张红到底是因为啥不高兴呢,但是苏晓也只能就简单的劝劝她,想清楚还得是靠她自己。
坐了一会儿苏晓就要回去了,看着张红在这秀手绢儿,才想起来自己手绢还没绣完呢。
走的时候跟萧冬书招呼一声,萧冬书正坐在他屋里桌子边上不知道看啥书呢,一听苏晓要走,赶紧站了起来,叫她一声,让她等会儿。
苏晓有些纳闷,也就停下来了。
隔了一会儿,萧冬书从屋里走出来,手里不知道攥着什么表情,有些不自然。
“晓晓,这是我上次去这里给你带的东西,一直忘了给你。”
萧冬书把攥着的手拿到苏晓面前慢慢打开了,手里躺着几根五颜六色的花头绳。
苏晓一愣,没想到萧冬书居然还给自己带了头绳,不过也没多想什么,就接过来跟萧冬书道了谢,这个时候,再怎么打扮头上最多也就是绑个头绳,别个卡子。
不过萧冬书买的这几根还真都挺适合苏晓。
萧冬书看着苏晓和平时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反应,心里微微失落,不过一想到苏晓一开始冷淡的性子,也就释然了,再冷的心他也能捂热了。
当天晚上苏晓洗完澡,又被苏母压着擦了头发,抱着自己的针线小簸箕和父母一起去了杨兰家,头上就绑着萧东叔送她的头绳,这大晚上的她也没挑什么艳丽色,就拿了个深蓝的绑上了。
走到村会门口,树下有坐着不少人,苏母过去了,大家就一起打了声招呼。
苏晓跟婶子大娘们招呼过了,就在一边儿,坐着等苏母跟他们说完话。
没一会儿就觉得有人看自己,苏晓抬头往那边看去,居然是文娟,她今儿个也端着针线小簸箕,和她娘一起出来做针线活。
现在天还没完全黑,文娟离的也近,她一抬头就看见了文娟头发上绑着的是红色头绳,居然跟萧冬书送她的没啥差别。
苏晓眯眯眼,就直直的看着文娟头上的头绳。
苏晓一往这边看,文娟就发现了,赶紧收回视线,低着头假装是再绣花。
正当苏晓想知道文娟的头绳到底是谁送的时候,边上的婶子就开口了。
“文娟啊,我看你头上是红头绳真好看,搁哪换的啊?”
文娟脸上的表情一僵,没想到居然有人还能注意到这红头绳。
“是前陈军同志去镇里给我带回来的,前段时间我哥不是给陈军同志打了两只兔子,陈军同志就心里感激着,给我带了根头绳。”
文娟微微仰头抬手,别了别鬓角的头发,表情也落落大方,没有一点慌乱。
她这么大方的承认了,别人都不好说什么闲话了。
几个婶子又看着她,直说好看。
苏母跟几个婶子招呼过,就拉着苏晓走了,得赶紧到杨兰那,要不然今儿个的绣活又赶不完了。
从刚刚文娟说完那话之后,苏晓心里就一直憋着事儿,苏母跟她说什么她都嗯啊答应着,一点没往心里去。
那头绳是陈军送给文娟的,是了,陈军不也是和萧冬书一起去了镇子里,再想想前几天看到的陈军给文娟送吃的的事儿,苏晓心里有些慌,萧冬书这是什么意思?
陈军在追求文娟,所以给她送东西,那萧冬书呢?也是因为喜欢她吗?
一想到这个可能,苏晓的脸腾的一下就红了。
怎么回事?萧冬书怎么会喜欢她呢,自己只不过是一个乡下丫头,萧冬书是在城里长大的知青,怎么会喜欢一没文化的个乡下丫头呢?
心里头一直装着事儿,这天晚上苏晓就更没了绣手绢的心思,在杨兰家呆了一会儿,跟柳叶说了两句话,就跟她娘说要出去透透气。
苏母也没当一回事,自己闺女一直都这样,只要拿起了绣花针就头疼脚疼的,一刻也坐不住,只是告诉她天要黑了,自己小心着点,早点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