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士和……”他显然不知道该怎么称呼赵坦坦,最后含糊道,“贵主人都请坐,且听我细细道来。”
虽然确实对雪衣与妖女之间不得不说的事情颇感兴趣,但赵坦坦哪有闲情坐下听他长谈,她可是偷溜出来的,赶时间呢。
“你又不是说书的,还不赶紧长话短说,万一外头的人都清醒了,看你怎么解释。”
御书房附近的守卫都被雪衣下了点法术正迷糊着,虽然赵坦坦相信在他们安全离开御书房前,雪衣应该是不会让他们清醒过来的,不过用来吓唬一下这个二皇子应该还是不错的。
二皇子闻果然有些紧张起来,直接切入正题道:“众所周知,这妖……莲纹,乃是前朝末代昏君——就是史称哀帝的那位,在民间遇到的美人。带回皇宫之后,这哀帝便力排众议、一意孤行地立她为后,文武百官退一步再三劝谏他选秀纳妃,也置之不理。如果只是这样也便罢了,不过是一段帝后佳话,但是……”
他顿了顿:“中间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总之,几年后,这哀帝突然心性大变,从睿智的明君一下子变为无道昏君,诛杀大臣荒废朝政,令天下苍生饱受暴政之苦,最后民乱四起,终于一个曾经鼎盛的王朝就此覆灭。”
“当义军杀入皇城时,哀帝便是自焚于那座当年特意为皇后莲纹所建的宫殿中。本以为皇后也与哀帝一起死于此地,但当时幸存下来的宫人,却有的说皇后并未在哀帝身边一同赴死,也有的说皇后已死。而后人也始终找不见皇后的遗骸,皇后竟从此不知下落……”
二皇子似乎说得口渴了,拿起几上的白瓷龙凤纹茶壶想给自己倒杯茶,发现里面只有几滴水,叹口气总结道:“也因此,世间传说哀帝的这位皇后,其实是个迷惑君王的妖女,令一代明君堕落昏庸、毁家亡国之后便逃遁而去。于是作为前朝最后一个上了玉牒的皇后,她最终连个谥号都没有,只有‘妖女’二字代表了她的存在。”
听到这里,雪衣的身子一颤,面色沉沉,却始终未发一。
无所察觉的二皇子又低头看了一眼手中画像:“关于妖女的传闻,我自幼便耳熟能详。但自从看到这张画像,我却开始心存疑虑,着意打听起妖女的所有事。这才发现,不知为何有关妖女的详细信息都被封锁了起来——她姓甚名谁?出身如何?结局如何?即便在掌握消息最多的宫中,也属于不可传的秘闻,只有历代的君王才能知道得最清楚。而今,则除了父皇,恐怕就属本皇子最了解。”说到这里,二皇子颇有些自得,连自称都转了回来。
但很快,他归正传:“后来,经过本皇子多年来不懈的打听,才发现皇后莲纹其实早在昏君施行暴政前就已经薨逝。”
第37章 两个版本的妖女传闻2
赵坦坦意想不到会听到这样的消息,不由“啊”了声。
二皇子又道:“我本猜测是因为帝后感情太好,所以皇后薨逝后,痛失爱侣的哀帝,便神智错乱、倒行逆施了起来……”
“谁想,完全不是这样一回事。”他轻哼一声,表情变得正经了些,“早在皇后薨逝前,她的后位便已被废。”
“我曾翻便宫中残存的记载,发现前朝有过连续几年发生天灾,不是黄河决堤便是西南干旱……本就抱有成见的文武百官,自然而然便将这天灾归咎于皇后,认为是皇后不贤触怒上天。坊间也渐渐随之兴起这样的流,甚至演变成皇后是妖女降世,来诱惑君王祸国灭世的说法。”
二皇子说着眉头难得也皱了起来,眼中露出迷茫之色:“当时满朝大臣跪在午门之前泣血求哀帝除去妖女,哀帝起初怒斥他们,甚至拔剑当场杀了几名重臣。但后来不知为何,他又改变主意同意废后。这中间的转变过程,竟无丝毫记载……”
他回忆了片刻,脸上露出一丝沉重和不忍:“总之,缴去绶玺的废后就此被圈禁于那座瑶池仙境般的莲乐宫,那地方就此逐渐变作了无人问津的冷宫。听说,她最后是被活活饿死在那座帝王特意为她建的宫殿中的。这昏君……连对自己曾经用情甚深的结发妻子都如此狠心辣手,难怪会亡国!”
“怎么会这样……”赵坦坦再度望向画中眼神灵动、翩若仙子的少女,只觉得不可置信,甚至心头袭上些感同身受般的悲痛,“明明曾经痴心相对、相濡以沫的爱人,为何最后能够下得了如此毒手?还令她无辜背负千年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