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是明面上的话,府里少数知道底细的才明白,这大姑娘和三少爷身边的侍卫有些不干不净,三少爷把那侍卫直接派出去,再不许进府。至于大姑娘那边,暗地里好像还闹腾了一番,禀报到侯爷那里,侯爷大怒,罚大姑娘一个月不许出院的。出了这种事,自然是得早早地打发了嫁人,免得节外生枝。
至于萧栩,虽然说明年不必出嫁的,但是如今也考入了女学,也该跟着学,所以两位姑娘不得闲,都跟在大夫人身后学习掌家。
萧栩听了,倒是高兴得很。
她之前考上了女学,自己喜得跟什么似的,老夫人大夫人也夸了,但是她总觉得不是那个味儿。自己后来想想,或许是萧槿太出色了,以至于她跟在萧槿屁股后面把事情做好了,也根本不显眼。
如今听说大夫人让她和萧槿一起学管事,便觉得这是一个机会,定是要好好跟着学,让大家伙都刮目相看。
安嬷嬷见到这情景,背后对顾穗儿笑道:“二姑娘就是太傻了,她总以为自己和大姑娘一样的,以为只要自己努力,怎么也该比大姑娘强。只是她没想到,在这府里头,人家大夫人以及两位少奶奶,心里都是向着大姑娘的。人家对她和善,掌家这种事也愿意带着她一起学,那是大夫人心好,却并不是真得打心眼里一视同仁了。”
如今萧栩挺巴结听竹苑的,见到顾穗儿都是小嫂嫂长小嫂嫂短的,不过安嬷嬷心里还是看轻她的,并不太在意。
顾穗儿听了,反倒是有些替萧栩感慨:“便是生来身份不如大姑娘高贵,但她自己愿意上进,也是好的,总比不上进要强。”
她低头看看自己的小阿宸,难免物伤其类,摩挲着小阿宸乖巧的脑袋,柔声道:“只盼着我家阿宸命好,以后三爷娶正妻时,能得一个像大夫人那般宽容大度的,好歹能容下我们母子。”
安嬷嬷见此,却是笑道:“三爷这边,怕是到底不同的。”
顾穗儿却不知道那些传言的,纳闷地道:“为什么不同?”
其实都是一样的,自己是妾,她的小阿宸以后就是庶出的孩子。
安嬷嬷犹豫了下,想起个话头,说说三少爷的事,不过毕竟是捕风捉影的事,自己虽然是信的,可是却不敢传到主子口中,当下只是含糊地道:“总是要看看后头。”
顾穗儿见此,也就没在意,又重新低头伺弄自己的小阿宸了。
过了年,阿宸差不多也要百天了,侯府里又给阿宸做了百日宴,风光热闹的,如此这么过去,差不多也是这年正月了。
府里忙碌,顾穗儿却没什么事,她要做的无非是陪着自己的小阿宸,再听萧珩的话多多认字,偶尔间再抽时间绣点小东西给自己的小阿宸。
掰着手指头数,是盼着家里的春耕忙过去,爹娘和弟弟能过来燕京城看自己。
这一日她正绣着,外面丫鬟禀报,说是来了贵客,让顾穗儿过去下。
顾穗儿一听,不敢耽搁,便让桂枝照看着小阿宸,自己带了丫鬟,一起过去老夫人那边。
进去后,却听得里面热闹得很,外面站立着诸多仆妇丫鬟,还有几个新面孔。
恰好老太太身边的如意出来了,她忙上前问道:“ 如意姑娘,今日过来的是哪家夫人啊?”
如意一见了顾穗儿,便掩唇笑了:“今日来的可是和小夫人有干系,说不得听竹苑就有大喜事了。”
顾穗儿听了微怔:“大喜事?”
旁边的吉祥轻轻戳了下如意,如意也就不说了:“你先进去吧,老夫人正等着呢。”
顾穗儿见了这个,自然是有些疑惑,不过已经到了门前,自然也就进去了。
进去后,只见里面热闹得很,老夫人坐在软塌上,旁边两排围着一众人,都是穿金戴银的,表小姐陆青怡也在,和大家说得热闹。而这其中,陌生面孔有两个,一个是约莫四十多岁的妇人,面上有些皱纹,看上去颇为沧桑,不过穿着却极为富贵。
而另一位,则是紧挨着老夫人坐的,年纪约莫十六七岁,穿着雪白织锦夹袄,下面是水绿色细丝褶缎裙,皮肤白腻,相貌娇美,一时映衬得周围一众人等黯然失色。
顾穗儿看着这女子,便想起刚才如意所说的听竹苑即将有喜事,当下心中若有所感,便抱着阿宸,低着头,恭敬地先去拜了老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