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奸投喂指南_作者:海的挽留(320)

  这位次辅大人的脾性,他们还是了解一二的。

  此举不可能是冲动为之,急流勇退更非谢阁老的禀性,故而在内阁余人看来,谢阁老此举实则用意颇深,寻常人参不透,等回头被打脸了就知道脸疼了。

  例行的内阁集议之后,邢明辉从内阁值房出来后,才下了阶陛,就被另个名唤郑忠用的阁臣叫住。郑忠用问他可觉着今日的次辅跟往日有何不同——谢思言的致仕奏请尚未被批准,一切职务如常。

  邢明辉起先只是敷衍,后头被郑忠用追问得多了,顿步回头:“郑大人明知我的立场,来问我做甚?我若能猜透次辅的心思,我眼下也就不在此了。”

  郑忠用也知邢明辉是仲晁一直在明里暗里栽培的人,正因邢明辉跟谢思言立场相对,他才觉着邢明辉这边消息兴许灵通些,谁知邢明辉竟是这般态度。

  郑忠用正觉尴尬,忽听邢明辉唤了句“谢阁老”,转头一看,次辅大人果从旁侧经过。郑忠用忙躬身见礼,甚至因着次辅大人出现得突然,言语失措,竟有些语无伦次。

  他在仲晁面前都不曾如此。

  然则次辅大人眉目冷淡,甚至未往他这边寓目,不过微一颔首,便一径去了。

  秋凉已至,邢明辉却注意到郑忠用额上渗了一层汗。

  其实莫说郑忠用,就连他自己适才在谢思言经过的刹那,也觉威压沉沉,甚至不敢抬头,仿佛这个年轻的上峰下一瞬就会冲他发难。

  这是一种先天生就的气势,似乎此子生而注定为主宰,高踞云巅,俯瞰芸芸,人人见他俯首,理所当然。他私心里觉着就连天兴帝身上也没有这等气魄。

  天兴帝将谢思言奏请致仕的奏章留中期间,土默特再度前来犯边。朝中几个武将却不肯接旨挂帅,直言天兴帝须回驳了谢思言的致仕之请,并法办了郭旭等弹劾谢思言的言官,他们才肯迎战。

  举朝鼎沸。有几个老臣更是直指谢思言手中权柄赫赫,又阴私勾结武将,就连詹事府跟吏部两署也是经营多年,再过个一两年,怕是篡位称帝也无人能压他。

  仲晁提出,为息物议,将谢思言暂且收押,天兴帝冷言驳回。局面正僵,邢明辉奉上了一摞谢思言跟几个武将私下来往的书信,天兴帝也仍是不改其意,坚持相信谢思言并无异心。

  当日落日时分,谢思言才出皇城,就被一众带甲兵士掳了去。与此同时,宫中御林军统领反水,将天兴帝软禁。翌日早朝,仲晁拿出咸宁帝的手翰昭示众人,称天兴帝对于谢思言的诸多罪证、甚而至于先帝的宸翰视而不见,竟始终信任谢思言这个狼子野心的逆臣。

  仲晁所言字字恳切,句句沉痛,并提出,为免谢思言荧惑圣心,只好将先帝宸翰示于御林军,并请其暂将天兴帝软禁起来,待审过谢思言并将其诛戮,再解了对天兴帝的禁锢,并自请降罪。

  仲晁又亲去面见太皇太后,口称外廷那边需有人坐镇,请太皇太后出山。再者,挟天子戮佞臣须寻人见证,仲晁恳请太皇太后下旨令诸王来京。

  不出两日,仲晁就拿到了太皇太后命诸王来京的懿旨,但太皇太后始终不曾出面主持大局。

  半月之后,诸王先后来京。

  楚王府的车驾甫一至京,仲晁便连夜登门。

  屏退左右,仲晁开口便道:“目下机会千载难逢,殿下万不可错过。”

  “孤不知阁老在说甚。”

  仲晁道:“殿下何必如此,此间又无旁人,臣又是避着人前来造访的。殿下天纵之才,无论心智还是魄力,都不知比那小皇帝强上多少。况当初若非殿下,臣早已被那小皇帝借故斩除了,臣对殿下恩泽始终感念在心——臣都已排布好了,愿为殿下成就大业效犬马之劳!”

  沈惟钦漫不经心沏茶:“孤对那位置没甚兴致。阁老何不想想,孤若当真有御极之心,当初又为何会助陛下除掉宁王?除掉宁王,孤可就没了挡箭牌了。阁老若再说这些有的没的,仔细孤将阁老押了,去太皇太后跟前讨赏去。”

  仲晁笑道:“以殿下之智,不会猜不到太皇太后那懿旨是如何来的吧?”

  而今外廷乱成一团,若是诸王来京,保不齐就有不安分的要趁机渔利,太皇太后是不会想让诸王来京的。

  沈惟钦冷冷瞥他一眼:“孤说了没兴致就是没兴致。阁老若实在想立从龙之功,不如去旁的藩王那里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