鸾铃错_作者:青橘一枚(312)

  齐祖衍正正袍服,拱手对上梁禛,“老夫感激左都督对韵儿的照顾,如今左都督有吩咐,老夫自当竭尽所能为左都督回旋……更何况,骆璋老匹夫生女狠辣如蛇蝎,欺我女儿,此仇不报,实难解老夫心头之恨!”

  梁禛颔首,心下大定,骆璋任内阁首辅,自己没有人于内阁盯守,要捉那老匹夫的把柄委实不容易。如今可好了,有齐祖衍替自己在内阁看着,还怕捏不死那老贼!梁禛起身,恭恭敬敬对齐祖衍一揖,“禛谢过齐大人。”

  ……

  云南车里,新任的车里土司是新帝亲选的,车里摆夷族的另一个分支。长期为思罕一族所打压,好容易思罕犯了谋逆罪被捉去了京城,刀纳泰一族终于扬眉吐气,重见天日。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刀纳泰也不例外,这一日刀纳泰拟定了最新的车里边防布局奏疏,预备递交给云南都指挥使司审阅。

  云南车里初经动荡,新帝也对此地倾注了十二分的关注,正因如此,内阁便通令云南各府州县,有关车里司一应事务及一切有关云南边防的奏疏皆需递交通政使司,由司礼监呈皇帝简要过目后,交内阁负责草拟处理意见,最后将内阁意见呈报皇上批准。

  如惯常那样,刀纳泰的这份奏疏也顺利地被递交至了内阁,内阁例会上,骆璋顺理成章地看见了这份奏疏。

  当骆璋看到刀纳泰提出,反对强调“华夷有别”,主张“中外一体”,强化朱氏王朝对车里人民的认知控制时,这位耿直廉正的老人振奋了。

  要知道中原历代统治者无不强调“华夷有别”,夷人与汉人应分而治之。可这位新上任的车里土司则一开先河,提议自思想认知上让车里人产生归属感,方能将既定的各项戍边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发挥出以一当十的强大作用。

  骆璋当场便抚掌大笑,“好计策!好计策啊!”他一把夺过这份奏疏,便冲出文渊阁,就要亲自将这份奏疏递与朱铨看。他太过激动,甚至忘记了所有奏章都需经内阁会议讨论商定后写出拟文。他自然也没留意到以往唧唧喳喳话最多,凡事都会主动发表自己意见的齐祖衍竟如那锯嘴葫芦般,只缩在角落里冷眼瞅着他不做声。

  耿直老头骆璋再一次给敌人的织网计划贡献了一根粗壮的丝线。

  是日,内阁散会后,齐祖衍托正在看门的自己的大儿子齐振给左军都督府的梁禛抬了一筐来自琉球的橘子,请左都督尝鲜。梁禛亲自出门迎接这筐橘子,顺便带走了齐振自袍袖下塞过来的一封信。

  梁禛看完这封齐祖衍写给自己的密信后,唇角上扬,剑眉轻舒,他兴奋极了,双目中有火焰跳动,“骆璋老匹夫……你必死无疑……”

  骆璋虽是个耿直人,但作为一方豪杰,在对自己传统势力范围发生的重大事件的处理上无有顾忌,不加遮掩,委实愚钝过头。要知道朱铨最忌讳什么,正是别人走他曾经走过的路,除了藩王进京便是近臣勾结边将。

  因为有了他自己做样板,朱铨收回了边将的点兵权,任何超过五万人的军事调动皆需要朱铨自己的手令。边将出征,不能带走边防驻军,只能由朝廷出面“专征”,即由各地卫所出兵,组成军队随将领出征。

  朱铨将国家的军队牢牢把握在他自己的手中,其对地方势力的嫉诟可见一斑,云南已然成为帝王的关注重点,骆璋却完全不顾忌自己的身份,随意插手三司会审,大肆吹捧云南边臣,此等把柄已然足够将他满门送至西天,端看梁禛如何运作了。

  梁禛是一个聪明的武将,狡猾的政客,却不是一名优秀的捕手,不然也不会那么多年捉不到朱成翊,实在愧对他担任多年的锦衣卫指挥使的赫赫名头。形势一片大好的梁禛很快便给自己挖了一个坑,这个坑之深,差一点将他没顶掩埋,让他所有的努力付诸东流,多年后回想起来,梁禛依然会不可抑制地头皮一麻。

  ……

  朱铨惬意地靠在锦垫上看着自己的皇后陈娇指使着自己的宫女将生菱藕雕成盘龙的模样,她一会嫌宫女手重了,将那龙身雕得太细,一会嫌手轻,连鳞片都看不清,成了蛇。

  明日便是宫中女眷、宫人们最爱的乞巧节(七夕节),宫女们会乞求女子心灵手巧,日后出宫也好寻个好郎君,妃嫔们会祈望生活美满智巧,过了今晚或许织女之慧便能分匀给自己一些,好让自己也能专宠于后宫。